有助于市场信心的恢复
据《证券日报》报道,一方面是QFII、社保基金等长线资金入市“埋伏”,另一方面,汇金再次出手,开始了新一轮的增持。
作为国家授权的国有金融资产出资人代表,汇金一直被视为“国家队对A股态度的缩影”。汇金增持国有银行股一直被业内奉为提振市场信心的“强心剂”。有别于此前持续增持四大行,此次汇金将目标锁定为光大银行和新华保险,斥资超1亿元,并且承诺未来6个月内还将继续增持。
对此,接受记者采访的市场人士表示,此前汇金每次发布增持国有银行股的消息后,市场走势基本都有比较热烈的反应。汇金此次出手,对于低迷的A股市场无疑是一剂“强心针”,有助于市场信心的恢复。
银泰证券段长英表示,从历史增持的表现看,市场呈现效率递减现象,但一定程度上给市场增强了信心。汇金宣布第四轮增持之后,A股市场走出了一轮明显升势,其增持的银行股成为推动股指上涨的中坚力量。
对于汇金增持光大银行,市场人士认为,此举除有护盘银行股意图外,更在于向市场传递对光大银行的信心。目前,光大银行正计划在香港上市,而此前市场曾一度传出光大银行对兴业银行拆借违约事件。
提振范围延伸至保险业
至于增持保险上市公司股份,更是罕见。市场人士指出,目前,尽管保险行业仍处于调整结构、保费增长放缓期,但行业质量在稳步提升。在保险业几乎触底的情况下,适当地配置差异化的保险股,对汇金而言是不错的选择。
数据显示,新华保险今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4.65亿元,同比上升90.8%,超市场预期。
长线资金处于待命
除了汇金增持,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包括社保基金、QFII等长线资金也是大范围入市“埋伏”
中国结算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QFII在沪深两市新开22个账户,低于3月份新开26个账户数的新高记录水平,这是QFII连续第17个月每月都有新开账户,累计新增204个账户,再创进入中国以来的最长开户记录。同时,来自国家外汇管理局披露的数据显示,5月份外汇局共向11家QFII新批额度3.2亿美元。截至5月底,QFII进入中国近十年来累计获批额度已经达到425.63亿美元。
对此,分析人士称,这说明境外长期资金依然对A股保持浓厚兴趣。
此外,统计数据显示,5月份QFII共计在大宗交易市场上买入26.7亿元,而卖出则不足2亿元。申银万国分析师卢敬之称,QFII始终崇尚价值投资,在目前蓝筹股估值并不高的情况下,不排除QFII继续低位建仓的可能。
在QFII入市“埋伏”的同时,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企业年金等长期资金也看好后市并悄然布局,为A股引入“活水”
统计显示,今年以来,社保基金在A股所开账户总数达到了34个,而在今年4月份以前的53个月内,社保基金新开户总数为87个,今年以来新开账户数超过此前53个月总量的三分之一。可见,社保基金今年开户热情总体而言高于往年同期。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表示,目前引入社保基金等长期资金入市可谓恰逢其时。他进一步指出,IPO改革市场化方向的推进,必然有一个逐渐消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能够消除市场过度恐慌,让市场平稳过渡,就需要通过引入长期资金来加以对冲。
中证投资:汇金增持或画出市场底部区域
作为国家授权的国有金融资产出资人代表,汇金公司一直被视为“国家队对A股态度的缩影”,汇金公司此前增持国有银行股被奉为提振市场信心的强心剂。
从历次汇金增持的结果来看,2008年9月19日首次增持工农中建四大行股票,次日沪指暴涨9.45%;2010年宣布第二轮增持,次日沪指大涨4.76%。第三次增持令相关银行股收出中阳线。而在其宣布第四轮增持之后,A股市场走出了一轮明显的升势,银行股区间涨幅达到20%。虽然汇金增持的正面影响在逐渐减弱,不过其正面作用不容忽视。此外,汇金出手的点位也很重要,虽然并不是在市场的最低点,但是离底部区域不远。因此,2200点下方可能是管理层认可的政策底区域。
在基金减仓之时,ETF却迎来净申购高峰。两市A股ETF在上周两个交易日内总体净申购达48.095亿份,创年内单周最大净申购量。其中,上证50ETF、上证180ETF两只基金合计获净申购48.84亿份。出现大幅净申购的ETF均为蓝筹风格,可能是市场破位急跌,资金认为后市将反弹,因此快速抄底以抢占蓝筹的低估值区间。这也预示着大盘下跌的空间将很有限。
从技术指标上来看,大盘在周线级别让仍将继续调整。KDJ指标向下死叉,MACD指标也走坏。不过,从日线级别上来看,调整已经比较充分,KDJ指标已钝化多时,随时有向上的可能。
总得来说,汇金增持可能不是大盘的最低点,但是在底部区域的概率较大。短期内大盘可能会有所下跌,来修复周线级别上的技术指标。不过其下跌的空间将很有限。
信达证券:蓝筹股反弹潜力强于创业板
目前大盘已经有效跌破60日均线,周K线是两阴吞五阳,月K线是三阴一阳一阴,中期下跌趋势依然没有改变。短线大盘有望出现反弹,但在2200点附近和60日均线附近压力重重,短线大盘反弹之后可能反复震荡。原因在于,第一,IPO重启对股市的影响将逐步减弱,周边股市对A股的影响也不会很大;第二,6月13日上证指数最低探至2126点,表明2100点附近有一定的支撑,短线指标显示有反弹的要求;第三,创业板还有反弹的潜力,地产股、煤炭股、券商股、有色金属股等蓝筹股也有望止跌反弹。
华泰证券:大消费行业更具相对优势
操作上,经济处于底部的时间或超预期,短期市场企稳后需要再观察,策略上建议以防御为主。目前A股的静态市盈率约13倍,低于均值标准差,应该说估值低是当前最大的优势,只是这种低估值的状态可能要持续较长一段时间。板块上,相对更看好大消费类行业的战略配置,如医药、旅游及食品等防御行业。
财通证券:关注可摆脱经济周期的新兴产业
随着中报即将发布,业绩证伪和成长证伪将导致成长股出现显著的分化走势。但无论经济转型的方向是“科技创新”,还是“传统+新兴”,又或是新型城镇化等等,都离不开新型消费、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的提升。中国越过人口红利拐点已成既定事实,机器替代人的方向不可逆转,同时新兴城镇化也需要新型消费如文化传媒、电子消费、移动互联、物联网等支撑,这些可能摆脱经济周期的主题,有望成为主流资金战略性关注的品种。(转自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