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健康中国战略,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促进我省中医药产业发展,9月13日,民革哈尔滨市南岗二支部主委彭芊芊带领几位党员赴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调研我省中医药产业发展情况。民建党员、国药集团宾县三合源中药饮片厂厂长李刚,民进党员、黑龙江省中医医院采购部主任潘五九陪同调研,民革哈尔滨市委调研处负责人于炳杰参加调研。
在调研中了解到,我省自然条件优渥,药材种类丰富。由于地处寒温带,昼夜温差大,土壤类型多样,适合有机绿色中草药生长。我省现存的野生中草药共有1120种,载入《药典》的药用植物达130种。其中五味子,人参,刺五加,黄芪等北药品种,滋补作用强,虽种植周期长但有效成分含量积累更高,疗效更好;产业化形成初具规模,发展势头强。全省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在2018年就达到938家,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24.6万亩,种植面积在500亩以上的品种有30余个,预计2020年总产量达25万吨,实现产值32亿元。全省中药加工企业主营收入平均增长7.3%,占医药制造业比重从2010年的18.1%提升到2017年的26.24%,成为我省中医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拉动力量。另外,药用动物驯养繁殖也初具规模,在哈尔滨,伊春,牡丹江等地形成了一批以梅花鹿,马鹿,棕熊,黑熊等为重点的药用动物驯养繁育基地 ;顺应政策趋势,发展前景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打造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强调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推动我国生命科学实现创新突破。
调研中也了解到现存的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是种植面积分散,土地占比少,种植周期又长,导致在产量方面难以形成优势,没有定价话语权。再加上缺少长期的资金扶持政策,企业面临着投资大,风险高,回报慢的困境。中草药在加工后的饮片价格是原来的5-8倍,而在这方面企业力量薄弱,盈利空间不足,总体上看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销售渠道也传统单一,没有发掘互联网资源,创建线上交易平台。
调研组表示,要发挥中药的优势和作用,抓住中药发展的必然机遇,谏诤言,献良策,为壮大我省医药产业集群部署,做大做强龙江北药产业,唱响龙江北药品牌,实现龙江北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民革的特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