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一年“两会”季,又是一年建言时。在2021年全国、省、市“两会”期间,民革哈尔滨市委中的全国、省、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担当意识,带着饱满的热情和强烈的履职使命,围绕国之发展大局,着眼民之所盼所需,聚焦贯彻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发出民革声音,展现民革风采。
市委会领导发挥“头雁”引领作用,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市人大副主任、民革市委主委顾福林针对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下存在的问题,提交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提案,建议从环境标准、范围标准、应用标准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常态化疫情防控;针对壮大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问题,顾福林主委提交了《关于进一步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提案,建议从法律、政策、宣传等多个层面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彰显了参政议政“三农”特色;在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顾福林主委提交了《大力推动我省5G相关产业、产品应用研发》的议案,建议抓住5G产业发展战略机遇期,发挥我省高校及科研院所智力密集,人才荟萃,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利用5G技术促进我省传统产业提档升级。这些建议引发热烈反响,相继被《人民政协网》《黑龙江日报》《东北网》等多家媒体报道转发。在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上,市委会副主委慈元忠围绕我市教育存在的问题提交了《关于发展我市幼教事业的建议》,被选为大会发言,进行书面交流。为提高残疾人保障水平,副主委刘海燕提交《关于为我市残疾人建立意外伤害、重大疾病等综合保险制度的建议》,建议通过财政拨款、引进商业保险公司等途径为我市残疾人士提供人身保障。常委侯坤针对民营经济及养老产业等薄弱环节提交了《关于走出民营经济发展低谷的建议》《关于在哈尔滨新区建设养老产业示范园的建议》,均被选为大会发言,进行书面交流。
二、整体协作亮点纷呈
“头雁”的引领带动了民革整体履职建言热情,会议期间民革市委和代表委员体民意、惠民生,奉献多篇“含金量”高的建议和意见。民革市委《关于加快特色产业建设,推进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关于强化我市民营资本在国企混改中“话语权”的建议》被选为大会发言作书面交流。提交了《关于规划建设跨江隧道缓解跨江交通压力的建议》等7篇集体提案,内容涉及我市跨江交通、县域经济发展、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直播电商行业发展、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金源文化建设、垃圾分类等多个领域。针对大量老旧小区改造后,公共设施无人维护问题,市人大代表徐晓杰提交《建立机制护航老旧小区改造造成效》的建议,通过建立监管条例、确定维护标准、设立评估体系等制度,巩固老旧小区改造成果。针对我市疫情防控工作,市人大代表孟令勇建议,转变思路,变被动疫情防控为主动疫苗接种,加大疫苗接种的正面宣传和引导,提高群体免疫比例。针对我市部分农村公路路面破损严重,需大修或重建问题,市政协委员张新建议财政部门出台资金支持政策,建立我市破损农村公路专项维修资金,撬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加快维修改造现有破损农村公路。针对我市中小学校配餐的送餐车没有统一标识,不能有效接受社会监督,不享有便捷的出行条件,可能会带来食品安全等问题,市政协委员吴力田建议为配餐车设计统一标识,出台统一的管理标准及保温效果测量规定。市政协委员高学辰建议打造集海绵技术+园林景观+生态水系+城市防涝为一体的宜居环境,推动绿色建筑建设、低碳城市发展、智慧城市形成与海绵城市建设融合发展。市政协委员刘家喜建议扩大丁香栽植比例和种植范围,大力推广在学校、企业、单位庭院、社区种植,鼓励市民义务种植,认种认养,开发与丁香有关的旅游纪念品、动漫等衍生品,进一步打造哈尔滨丁香之城。这些意见和建议相继被《黑龙江日报》《哈尔滨日报》《新晚报》等多家媒体刊发转载。
三、硕果累累成绩靓丽
会议期间进行的表彰中,民革市委及代表委员获得多项荣誉。民革市委荣获市政协工作创新优秀奖。王忠林提交的《关于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提案》被评为省政协优秀提案。民革市委提交的《加快推进我市松花江新水源地规划建设的对策建议》、刘海燕提交的《关于开办“问政哈尔滨”电视栏目,促进政府部门转变作风积极作为的建议》、侯坤提交的《民营经济发展需要良好的法治环境》、徐月珍提交的《关于在哈尔滨发展区块链技术的建议》、张仁久提交的《设置二维码标准地址牌,智慧管理惠及市民》、高学辰提交的《关于统筹推进哈市新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的建议》共6篇提案被评为市政协优秀提案。王忠林被评为省政协年度履职优秀委员。慈元忠、余景涛、侯坤被评为市优秀政协委员。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起步之年,民革市委和代表委员们将会继续围绕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中心工作,多献真知灼见,多谋务实良策,以更优异的履职成果,更亮眼的“成绩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