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主要旅游景点开发调研报告
根据黑龙江民革省委2008年度调研方向及调研题目的相关要求,结合佳木斯市实际情况,2008年9月由主委陈嘉宾带队一行九人,对佳木斯市市区、汤原、同江、抚远等旅游景区线路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并组织所在地旅行社负责人进行座谈,报告如下:
一、佳木斯市概况
佳木斯市区位于中国东北边疆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汇流冲击而成的三江平原腹地,是中国大陆最早迎接太阳升起的地方,故称“华夏东极”太阳故乡。有汉、满、回、蒙、朝鲜、赫哲族等43个民族,市区人口81.93万人,地区总人口245万人。
佳木斯历史悠久。据考古资料证实,距今已有7,000多年的人类活动历史。这里曾是肃慎之国,挹娄古都,五国盛地,满族故乡,有各类历史文化遗存等670余处。
佳木斯自然资源富饶。境内有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三大河流,闻名的黑龙江、乌苏里江盛产“三花五罗”、鲟鳇鱼、鲑鱼、有驰名中外的“鲟鳇鱼之乡”美称。佳木斯地区自然野生动植物资源物种丰富,有天然原始红松林,300年—500年红松树满山遍野。有八岔岛自然保护区,岛上百鸟栖息,鹿、狍成群。有洪河自然保护区、三环泡自然保护区和三江自然保护区,生存着大量的珍稀动植物。
二、佳木斯市主要旅游景区景点现状
佳木斯旅游事业蓬勃发展,现有旅游企业24家,星级酒店10家,国家AAA级旅游景区5家,AA级旅游景区2家,SSS滑雪场1家,通过漂流资质评定1家,农业旅游示范点2家。现建设有沿江公园、杏林湖公园、水源山公园、四丰山风景区、汤原原始森林公园、桦南向阳湖风景区、富锦五顶山森林公园、富锦别拉音山风车山庄、富锦松花江碑林、富锦三环泡自然保护区、同江三江口风景区、同江街津口赫哲族文化村、八岔岛自然保护区、同江洪河自然保护区、抚远三江自然保护区、抚远“华夏东极”—乌苏镇风景区。佳木斯依托三江生态湿地、原始森林、赫哲族民俗、抗联遗址、历史文化遗存、“东北小延安”、“北大荒”农业、冰雪文化、“华夏东极”、中俄界江、俄罗斯异国风情旅游资源,推出大界江、大平原、大湿地、大农业、大森林、大岛屿、大冰雪等不同品牌旅游产品线路。泼雪、滚冰、冰雕雪塑、高山滑雪、冬泳、原始浩瀚冰雪森林、国际泼雪节吸引人们融入自然,创新生活。
1、汤原县旅游景点现状
(1)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绿色生态游。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7175公顷,是我省著名的原始红松林。地带性植被以针叶、针阔混交林为主,森林覆盖率94%,现有植物2200余种,野生动物540种。原始红松树龄300-500年,树高30米以上。
2008年投资1750万元,重点实施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经进行八个项目建设,均已完工。包括公园两侧入口大门建设项目、游客接待中心项目、红松原始林景区建设、愿海寺佛教圣地建设等。其中红松原始林景区建设包括游客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原始红松林景区建设、二环游路建设。
目前该景点欠缺的是进入景区的道路尚有3公里未硬化,路况较差,轿车通行困难。
(2)愿海寺佛教文化观光游。座落在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内的愿海寺,是三江地区最大的二僧院,也是东北地区比较知名的寺院,佛教界影响力很大。利用愿海寺的名气和社会影响力,开发宗教文化观光游,实现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愿海寺彩绘长廊建设项目,总投资150万元,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现已完工。
2、同江市旅游景点现状
(1)八岔岛国家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位于同江市八岔属内陆湿地与水域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风景旅游区。保护区内岛屿众多,北临黑龙江,与俄罗斯相望。主要由八岔岛、八岔二道江子岛、八岔三道江子岛、青鳇鱼通岛等组成。岛内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有几十种保护植物。保护区包含了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所有类型,是我国乃至世界同等湿地类型较为齐全,保持最为完好的原始湿地之一。景区先后建设有生物博物馆、展览室、多功能厅、赫哲族博物馆、特种鱼养殖基地、经济植物栽培基地、经济动物养殖基地等旅游观光设施。主要景观有森林浴场、森林探险、沙滩露天浴场、临江度假村、天鹅湖、中俄界江观光、赫哲族民居风情园、观鸟台。
(2)街津口赫哲族文化村
位于同江市街津口,国家3A级旅游景区。是集休闲度假、观光、体验民族文化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风景区。赫哲族素以三江为家,渔猎为生,形成了独特的生活和风俗习惯。民间文学为依玛坎、说胡力、民歌有嫁阔令、赫尼娜、口弦琴、单面手鼓、民间舞蹈。手工艺品有鱼骨制品、鱼皮制品、木刻、桦树皮缝制品等。文化村先后建设有赫哲族展览馆、民间工艺品商服、赫哲族群雕、赫哲族渔猎雕塑、鱼鳇、猎户人家、赫哲族餐馆、赫哲族原始地窨子、撮罗子、森林木屋、文化广场、民间鱼皮工艺品、鱼皮民族服饰。
(3)三江口生态旅游区
旅游区位于同江市三江口—“同江—三亚”公路最北端起止点,国家3A级旅游景区,是中俄界江观光、自然生态型风景区。松黑两江在这里交汇并流下行,两江之水,北黑南黄,泾渭分明,东流数十里而不交融,蔚为三江奇观。我国南北公路大动脉“同—三”公路起止点标志广场就坐落在这里,标志广场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由标志塔、零公里碑、雕塑群。主要景观建设有界江风光、“同—三”公路标志广场、赫哲族博物馆、堤坝长廊、荷花鱼塘、十二生肖、商亭服务区等。
3、抚远县旅游景点现状
(1)华夏东极—乌苏镇
乌苏镇位于抚远县东北角,是华夏东极,是祖国大陆最早迎接太阳升起的地方,东临清澈的乌苏里江,镇内现仅有边防哨所――“英雄的东方第一哨”和东极宾馆,堪称是世界上最小的镇子。主要景观有:乌苏镇观日出、“英雄的东方第一哨”、岛状林奇特树木、中俄界江风光、三江湿地、珍禽异鸟等。
目前,乌苏镇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华夏东极名胜风景区”,已成为我国极地旅游最靓丽的景区之一。
(2)三江自然保护区
三江自然保护区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汇合冲击后形成的三角地带,总面积为2,000平方公里,以水生和陆栖动物及野生植物构成的生态湿地,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4种,国家一级保护珍禽动物36种。保护区是东北三江平原原始沼泽景观的“缩影”,是目前世界上自然生态保存最好的三大黑土湿地之一。主要景观有抓吉渔乡、英雄东方第一哨、别拉洪荷花湖、海青荷花湖、抓吉湿地观鸟、中俄界江观光等。
目前抚远个景点普遍存在游客餐饮、住宿设施缺乏,档次不高等旅游接待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同时,对景区的宣传力度不够,首先在佳木斯市做不到人所共知。
三、对全市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国内先进、省内一流、东北部最好的旅游中心的建设目标,提出如下建议:
1、从旅游业发展的角度对我市进行定位。
佳木斯旅游资源比较丰富,这是我们的优势。但从旅游业发展的角度对我市定位,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旅游形象定位应该包含三方面:
(1)整体重视。充分认识到旅游业对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研究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战略,出台鼓励与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性意见。
(2)特点突出。佳木斯的旅游资源中,除了赫哲族民俗旅游资源具有垄断性、独特性外,其他旅游资源在黑龙江省内,甚至是三江平原范围内,都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因此在未来佳木斯的旅游开发中,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面对游客消费由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转变的趋势,我们应调整思路,积极应对多元化旅游的新要求,形成自己的特色。
(3)明确宣传口号。旅游地形象宣传词源自旅游地的地方独特性,旅游地形象一旦确定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成为旅游地在一个较长时期传播形象和进行营销而反复使用的主题口号。我市的旅游宣传是“华夏东极佳木斯”,去年佳木斯市喜获了“最佳生态魅力城市”荣誉称号,这都是我们的特色,应该整合后打出我们的主题宣传口号,“华夏东极、最佳生态魅力城市—佳木斯”
2、抓好大项目建设,深度开发旅游资源。
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开发、配套完善、科学管理”的要求,突出抓好大项目建设,深度开发旅游资源,建设一批体量大、档次高、特色强的精品景区,带动中小景区的建设。(1)明确各县市开发重点,突出特色。既要保证全市旅游发展的协调统一,又要保持各县(市)旅游产品的差异性和特色,避免旅游产品的类型趋同。(2)以佳木斯特色旅游资源的优势,加快旅游产品开发建设。在巩固提升现有旅游区和旅游产品的同时,高水平、大手笔开发一批新兴旅游景区和精品旅游产品。佳木斯的大农业、大湿地、大森林、大界江等自然资源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应进一步挖掘,适应旅游者对旅游产品多样性的需求,丰富产品类型,建设旅游精品。(3)加强软件基础建设,提高服务质量。认真抓好旅游车辆、旅游厕所、旅游信息和游客服务中心等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提高旅游车辆档次和服务水平,建设集旅游信息查询、网上预定、电子商务、导游讲解、医疗救援等为一体的旅游信息和游客服务中心,提升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的水平。(4)对重点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给予重点扶持。每年投入一定的财力,高标准、高水平建设自己的景区景点,务求建一个成一个,把每一个景区景点都建成精品、妙品,使之成为经得起世人评说、人人向往的经典之作。其中汤原作为佳木斯市的后花园,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在全市旅游发展链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建议市委、市政府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切实把佳市后花园打造成为全市的旅游名牌。
3、重新规划旅游线路,整合资源优势。
我市旅游景点主题分散、国内知名度不高,应重新优化组合各种旅游线路。根据全市旅游资源分布情况,按照类别和交通状况,对景区景点进行科学组合,合理设定旅游线路。近年来,人们希望适时地远离喧嚣,到空气清新、景色秀美的大自然中放飞心情,生态旅游热悄然兴起。对旅游者来说,在300里以内,行程3小时左右旅游景区,是进行休闲度假的最佳选择。(1)以汤原大亮子河森林公园、敖其湾民俗休闲度假区、富锦市黑鱼泡湿地等景区为重点,推出城市周边短途1日、双日旅游线路,以满足市民旅游出行的需求。同时建议开通佳木斯至大亮子河森林公园的公路客车双休日旅游专线,为零散游客创造方便条。(2)重新规划同江、抚远旅游线路,推出二、三日游,突出重点景点同时做到方便游客。(3)重点扶持我市一两家大型旅游公司,在交通工具的配套、人员的培训、宣传推介等给与扶持,加强我市旅游的软件建设。(4)仍需开发俄罗斯风情游,吸引省外特别南方游客,从而带动我市景区景点客源量的增加。
4、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我市旅游业的知名度。
将我市旅游景点和配套设施优化组合,精心包装,然后向外推销。(1)利用各种大众传媒,包括国家级电台、电视台、报刊杂志及港澳台媒体,大力开展对外宣传。(2)编印和制作画册、旅游地图、旅游指南等宣传品,通过招商会散发、商业出售、委托车站、机场、港口、旅店代售等方式,进行广泛、持久的推介宣传。(3)建立健全佳木斯旅游网站,通过互联网向世界各地传送旅游信息。(4)扩大办节力度,提升知名度。“三江国际旅游节”和“国际泼雪节”作为佳木斯市两大旅游节庆活动,一直备受关注,通过召开旅游产品推介会、举办旅游节等形式,提高宣传效果。
(五)加强政策扶持力度,营造适宜的宽松环境。
市政府牵头,要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努力营造适宜旅游业发展的宽松环境。(1)建立重点旅游景区发展专项基金,出台相关投资政策。对旅游大项目开发,计划、交通、建设、电力、通信等部门要优先考虑,重点支持。(2)加大资金投入。市、区、县财政要加大对旅游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每年切块安排一块资金用于旅游项目规划设计、重点项目论证、项目招商、贴息补助等。在现有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规划投资兴建拳头旅游景点,修缮健全现有旅游景点。(3)调整旅游用地政策。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简化手续,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大力支持切实保障旅游产业建设用地供应,要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合理安排旅游产业用地,把旅游用地从商业用地中剥离出来,降低核心景点项目用地出让价格,降低旅游企业投资开发门槛。(5)营造对出资人有利的投资环境。简化审批手续,减免地方收费,对旅游项目收费建议实行优惠政策。凡按规划在我市投资旅游项目建设的企业和个人,享受免缴基础设施配套费政策;在旅游区内兴办服务项目,减免工商管理费,不得收取保证金、押金等杂费。对旅游宾馆、饭店及其他主营旅游企业实行与一般工商企业相同的用水、用电、用气价格,从而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