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黑龙江省民革网站
宣传祖统首页 > 职责任务 > 宣传祖统

海峡瞭望2007年第二期

时间:2007-02-25   来源:

 

辞职参选,马英九的冲冠之怒

 

  香港《明报》2月15日刊登南方朔的一篇文章,题为《辞职参选,马英九的冲冠之怒》,全文如下:

  台湾的国民党党主席,刚任满离职的台北前市长马英九,2月13日因为特别费案而遭到检察官以贪污罪起诉。在遭到起诉后,马英九立即辞去国民党主席,并正式宣布参加2008年“总统”大选,这是“马英九的愤怒”。长期以来皆被民进党视为头号敌人而打击的马英九,终于在被逼到墙角之后,不得不愤怒地展开反击了。

  而果不其然,马英九逆势反击,这对一向被认为过分软弱、因而人气逐渐流失的他,未尝不是一个转机。就在他辞主席并宣布参选后,台北《联合报》做了民调,他的声望反而升了10个百分点,达到62%。而不满检察官将他起诉的亦达47%,满意起诉的仅25%。马英九的愤怒反而烘托出了他该有的领袖担当与意志,于是人气回笼。因此,就短期效应而言,起诉对他的打击可谓已告化解,国民党内低迷的士气又告凝聚。问题在于,目前距立委改选还有大半年,距总统大选也还有整整一年,马英九无疑的已成了台湾政治最主要的角色,民进党狂批滥斗的“打马”,也必将更凌厉地展开。如何力抗未来的一路追杀,继续带动气势,已成了马英九最大的考验。马英九最重要的一步已踩了出去,接下来将是更长的艰苦路。

  马英九因特别费案被依贪污罪起诉,这件案子看起来似乎很复杂,其实则非常简单。过去长期以来,台湾为弥补政务官和军政主管待遇之菲薄,而有特别费之设。一半视同变相薪水,另一半则用于公务上的特别支出,前者只要当事人自己打一张领据即可领出,或者直接提领现金,或者即汇入户头;而后者则必须要有单据核销。马英九和所有其他人一样,都视前者为变相薪水,都依例打一张单据即汇进了个人帐户。由于他这个人自奉甚俭,帐户的钱很少动用,因而在报税时都列进所得而申报。这其实是一个正派官员很自然的行为。但稍早前,陈水扁国务机要费案缠身,民进党为了转移目标要拖马英九下水,遂在他的政务官申报财产里找到这些资料,认为他把这一半“贪污”进了口袋,而另一半也有核销上的问题。在民进党穷缠滥打后,此案开始查办,需要核销的那部分,的确发现市政府人员为了贪方便而有找来大额发票换小额发票之弊,但这部分虽涉及伪造文书,但却和马英九无关,只能说是他行政督导不力有瑕疵而已。但对直接汇入个人户头的部分,由于过去的规定含糊且矛盾,检察官却硬是认为它虽然可以一次领走,但仍必须用于公务,而马英九则户头几乎都没用,而是当作所得申报,当然就是贪污。意思是说,如果马英九的这些钱都用掉了,无从查起,也就没事,但马英九都没用,帐目一目了然,当然成了“犯罪证据”,而他照规矩而用的领据当然就成了“犯意”。由这样的认定,我们可以说检察官其实是以一种“酷吏”心态,硬是在制度及法律的缝隙里要入马英九之罪。如果可以用这样的标准办马英九,那么过去和现在至少有20多万官员都成了贪污犯,甚至包括民进党执政期间的人物在内。

  因此,马英九的被起诉,其实可以很清楚得看出其“恶意”。几个月前,我就已在《明报》专栏里指出过,如果起诉马英九,那么台湾就需要盖一所特大监狱,准备关20多万曾经担任过高级官员的人。也正因为此案有这样的背景,稍早前民进党的行政院长苏贞昌才会说特别费是“历史共业”,他的意思是说这乃是一个过去历史所留下的制度问题。另外则有许多人说这是“制度杀人”。

  但为何检察官明知自己的起诉马英九极有问题,而依然起诉,合理的推断则恐怕仍有政治因素。最近这段期间,民进党已连续两次公开放话,宣称若检察官不起诉马英九,他们就要发动群众包围检察官的老家,让他“有家难归”;以及要发动群众包围台北地检处。用群众暴力来威胁,谁敢说没有让检察官心生恐惧呢?把马英九起诉,烫手山芋踢给法院,或许就是检察官的心情。但也正因民进党如此恶形恶状、不择手段的打马,这反而让马英九得到更多的同情。

  因此,检察官以严苛又恶意的方式起诉马英九,他们固然暂时丢掉了这个烫手山芋,但也等于给自己惹来后续无穷的大麻烦。因为只比马英九特别费案成案晚一个月,民进党多位要人以及司法检调首长的特别费也同样成案,这些案子他们会怎么办?要怎么办?如果同样也都起诉,那么更多仍在法律追诉时效内的20万重要官员又要怎么办?如果这些都草草了事,那么两相对比,就会更坐实了他们“欺负马英九”的指控,而让台湾的司法检调更加失去威信。这也就是说,马英九的被起诉,检察官在解决了眼前的问题的同时,也等于丢给了自己更多更大的难题。而民进党在欣喜若狂、高呼“司法有正义”的同时,反而衬托出他们对国务机要费案的那种既威胁检察官又威胁法官的真面目。民进党是否真的能从起诉马英九上得到便宜,现在可能仍言之尚早。

  现在,马英九由于被起诉并宣布参选,由于国民党中常会修正了“排黑条款”,意谓他虽然不再是党主席,但仍可以国民党党员身分参加党内初选,并进而成为党的提名人选,因而他正式参加2008大选可谓已告确定。他的展开反击,由于摆脱了软弱的形象,蓝营的团结与士气当然大振,在党内已几乎不可能还有对手。目前最重要的,乃是他必须处理好王金平的问题,免得内部有不愉快;另外则是在未来一年里,拟定具体步骤,维系气势,不但要主攻2008,而且还要让立委选举也获胜,苟若如此,即可一路过关。而根据目前的趋势,马英九辞党主席后,吴伯雄未尝不可能由暂代而于最后成为正式主席。由于吴一向挺马,这也可使马英九少了后顾之忧。

  政治人物有夙具的风格,马英九一向“温”、“良”、“恭”、“俭”、“让”,这使得他长期以来都予人善良有余但气魄不足的印象。而今他终于一怒而起,展现出必要时候的决断,不再畏首畏尾,这乃是他虽遭起诉,但支持度却窜升10个百分点的原因。早就有人说过,马英九终究必须经过这场磨难,始有可能浴火重生,展现出他那被自我压抑住的领袖气质。冲冠一怒为台湾,我们但愿马英九从此刻起,真的在挑战中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