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兵推 危机游戏
时至4月,两岸都在高度关注台湾执政党的每一个动作,因为其动作令人眼花缭乱,不敢不集中精力注视之。同时执政党所玩的游戏,又是高风险的,因为这是一场危机游戏。危机游戏要玩下去,当然最重要的是制造危机、制造压迫力,甚至要制造战争的恐怖感。不久前进行的“玉山兵推”,就是危机游戏的序幕。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这次“玉山07”军政兵推,共分两阶段、约10种想定、近200个状况,4月2日至4日属于第一阶段,9日进入了第二阶段,主要演练专案包括指挥所“预备开设”、“紧急开设”和“紧急集合”等。另据TVBS消息,在14日深夜陈水扁又下达兵推命令,20分钟内各部会首长坐着黑头轿车纷纷赶抵圆山指挥所,“府院”高层要模拟台北遭受严重攻击,各部会如何应变,这场兵推长达20个小时,一直到15日傍晚才解除。
“玉山兵推”是陈水扁亲自参与的一场大游戏
据了解,整个“政治兵推”的岛内假定背景是:2008年选举结束,马英九以零星的票数饮恨,蓝军输不起,“红军要再乱”,陈水扁办公室被包围,陈水扁及新当选的台湾地区正副领导人或台当局“行政院长”,都被列入暗杀名单,台海危机一触即发。
如此看来,“玉山兵推”的政治背景不简单,其定位在于:一,台湾内乱。二,政府瘫痪。三,武力蔓延。四,两岸战争。也就是说,“玉山兵推”是为台湾发生有史以来最大的政治动荡而准备的。但是,任何明眼人都知道,在选举政治和社会心理比较成熟的台湾,仅仅是因为马英九选输了,这样的巨大动荡根本不可能发生。以马英九选输为军演背景,不过是一种政治掩饰罢了。
“玉山兵推”的真实意图
是为2008年夺取政权护航
台湾发生有史以来最大的政治动荡的可能性,只有这么一种:2008年大选,处于下风的民进党不惜宣布立即台独,采用军事手段夺取政权,因而引发民意的巨大反弹,并导致军队严重分裂,出现武力对峙局面。同时,因为宣布了台独,大陆不得不陈兵部阵,两岸军事危机一触即发。若非如此,这样恐怖的危机,如何可以发生?
又悉:由台“国安会”主导、“行政院”参与的“玉山兵推”,今年“玩真的”,不仅今年台军要求“汉光22号”演习必须接近实战,由“国安会”主导的“玉山二号”军政兵推也特别设计接近实战。
今年将“玩真的”,这是台湾执政党要玩的危机游戏中的最大危机。如何才是“玩真的”?一,离不开军事演习的逼真性。二,离不开参与游戏高层人士的投入性。三,离不开对民众心理影响的严重性。
对于“玉山兵推”的政治实质,国民党进行了批判,指出了多个方面的问题。
一、意在2008年大选。国民党团书记长徐少萍说,“玉山兵推”根本是为2008年“大选”举行的,且具有相当针对性的骗选票;如果马英九都被当做恐怖分子对象,那以后都可以拿这种理由,“把我们全抓起来”。
二、故意引发民众恐惧。国民党立委郭素春则表示,“玉山兵推”实质上是在恐吓人民,要让民众产生“民进党大赢,台湾才不会乱”的感觉。
三、台湾军方为政党服务,全面介入2008年大选。国民党立委赖士葆认为,“玉山兵推”是制造仇恨、给人戴帽子的兵推,也只是民进党竞选手段。“国安会”与军方已成民进党竞选总部智库,很悲哀。 国民党团副书记长费鸿泰也指出,“玉山兵推”设定这种政治先行的题目,看得出来防务主管李杰所说的“军队国家化”完全是空话。
面对“玉山兵推”,除了舆论谴责,国民党无计可施。这是最大的危机。国民党为何不从美日两国请来军事专家,共同分析,推测两岸军事对阵,台湾将遭受浩荡大劫的严峻后果呢?所谓的“玉山兵推”,更大程度上是与论战,是政治对手摧毁国民党支持者信心的舆论“兵推”!
台湾新生报日前发表社评指出:我们认为,台湾不仅在军事上完全没有打败大陆的实力,没有争取“独立”的本钱,在经济上也是如此。既然在军事上,在经济上,台湾均无“自外于中国”的本钱,那么,口口声声叫“台湾要独立”,又有什么意义呢?
不管“玉山兵推”如何推下去,台湾民众都不敢相信,台湾有能力以武力手段来实现台独。正如台湾著名报人、中共军事问题研究专家俞雨霖所分析的:排除政治的考量,以纯军事观点而言,在没有美国的全力支持下,台独分子设想以传统性攻击武器吓阻大陆武力攻台,实现台独建国目标,纯属“痴人说梦”,台湾的军事力量不足以对大陆解放军以战止战。纵使台湾在解放军的第一波攻击中得以幸存下来,但在大陆至少八、九百枚短程导弹与其他长程武器的攻击下,台湾西部地区也将基本成为废墟。而只要大陆的基本战力仍在,台湾势必还要继续承受大陆解放军第二波、第三波…的一连串的军事攻击。因此,只要稍微了解两岸的军事实力对比,若台独基本教义派还想“以战止战”实现独立“建国”美梦,那他们真的mad(疯)了。
所以,用军演来为台独支持者打气,用军演来捆绑军事武装力量,为2008年大选造势,为再次夺得政权做武力准备,这样的意义,对民进党来说,大得很。陈水扁及民进党,目前最担心的仍然是军权抓不住,发生意外。于是,军演、军权、政权,就成了紧密相关的组成部分。由此可以预测,2008年,说不定是台湾大动干戈、腥风血雨的一年。危机游戏玩到最后,就是真正的危机无法遏制地爆发!
(摘自中评社评论)
警惕台湾政治擦枪走火
今年开始,台湾政治日益“冲突化”,并渐由内部冲突向外部冲突移动。这是严重的尝试,值得全球华人正视。
这一波以冲突为导向的发展,基本由春节后展开,包括“中油”、“中钢”、“中华邮政”的“逢中必改”,以及批斗蒋介石是元凶,要把中正纪念堂改名拆围墙,以及多次拆除蒋介石铜像,都是在制造并强化内部冲突。上述事件当然是为了借炮制仇恨与对立意识,用“批蒋’”达到“去中”的目的。这些动作由于其刺激性比较尖锐,因而受到较大的重视,但这也让人们低估了另一个可能更重要的话题——“国家语言发展法”草案的制定。
因为对台独意识形态有理解的都当知道,台独必须借清算历史而“去中”的终极目的就是要废汉语、废汉字,最后把台湾的河洛语的罗马拼音化成为他们的语言和新文字。当今在台湾的急独阵营里,其实早有一群人在使用这种新文字和新语言了。而为了达到此目的,第一步就是必须先取消掉所谓“国语”或“北京话”的合法性。“国家语言发展法”就是以“多元语言”这种似是而非的理由,将“国语”或“北京话”稀释掉的第一步。因此,该法的制订等于要借语言符号的斗争,为最基本的文化台独合理化踏出重要的第一步。
除了在内部扩大冲突并延伸到语言符号层次,替文化台独做出法理化的准备外,在外部冲突方面,最近的“中华民国第二共和宪法”草案的提出,则无疑是为法理化政治台独所做的精心设计。这个草案之目的,乃是要把两岸分治这种政治现状写成宪法,因而它是现状的法理化,也就等于是“两国论入宪”,形同走向台独的重要过渡。但就有如它用“多元语言”包装文化台独一样,在这个草案里,它也用了 “中华民国”这个帽子来包装政治的台独法理化。而一旦达成目的,这顶帽子即可随时丢弃。这是“借中华民国的壳,上台独的市”。这种欺人说辞里,“中华民国”成了过渡包装,台独也就看似不是台独了。
“中华民国第二共和宪法”为法理台独走出了一大步,也意味着两岸紧张将被推向一个新的高点。因此就在推动“第二共和宪法”的同时,陈水扁另外一些为两岸紧张营造气氛的动作也陆续展开。包括把“四不一没有”改成“四要一没有”,宣称要中、台、美、日等共管台海和平,最近又为台海军事冲突大肆炒作。
由“四要一没有”、“第二共和宪法”,再到反斩首军事演习,其实是在为两岸的对立紧张加温,一方面是配合“中国军事威胁论”,另一方面也是在岛内营造新的对立紧张,让内部对立和外部对立最终转化成选举的政治资产。由这个逻辑,已很难排除两岸间出现局部小型军事冲突的可能。
由于2007年立委选举和2008年大选的暖身开始,今天的台湾政治已进入新冒险主义当道的时刻,不但台湾内部的对立与冲突将会被导向极大化,台湾的外部紧张也会往极大化方向移动,内外擦枪走火的可能性都无法排除!
(摘自《亚洲周刊》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