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确定“马王合”
《台湾周刊》第21期刊登署名汪曙申的文章《国民党确定“马王合”》,主要内容如下:
“马王合”尘埃落定
自从5月初国民党中常会正式提名马英九为2008年“总统”候选人后,“马王配”一直备受关注。马英九从维护党内团结的角度出发,遵守今年初“马王会”达成的“优先征询对方为副手”的承诺,积极争取王金平担任副手。国民党中央也表示,促成“马王配”投入明年“大选”是国民党的方针。然而整个过程一波三折,一向对“马王配”态度低调的王金平于5月29日表示,若是对国民党有利,他愿意审慎思考“马王配”。王金平的表态被外界解读为“马王配”出现曙光,但时隔两天“马王配”就宣告破局。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王金平暂以退为进,预留未来发展空间。选前岛内政治情势错综复杂,各种矛盾暗潮汹涌,若王出任马的副手,在民进党的强大压力下势必要辞去至关重要的“立法院长”一职,届时王金平不仅将失去现有的政治制高点,而且会成为民进党追打弊案的对象。从目前马、谢对决的态势看,“马英九现象”有所削弱,一直落后的谢长廷“理性、务实”形象与马趋同,双方的距离在缩小。若明年国民党未能夺回政权,马英九恐有淡出政坛的危机,吴伯雄很可能辞去党主席以示负责,届时王金平不排除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即使马英九胜选,在“立法院长”比“副总统”握有更多政治资源的情况下,作为国民党内资深民意代表,继续坐镇“立院”无疑是王金平除“总统”之外的较好选择。另外,马英九至今仍未排除“市长特别费案”隐忧。若马英九因一审被重判十年以上而丧失参选人资格,王金平不排除有政治行情看涨的机会。因此岛内有评论指出,“马王合”而不是“马王配”,“无疑是比较符合政治常理的发展”。
第二,马、王在部分议题上看法不同成为“马王配”的阻力。王金平认为,国民党中央酝酿修改党章中的“排黑条款”替马英九“特别费案”解套,有损国民党形象。而王在省籍、党产等问题上也有不同态度。王金平在今年4月初发表的拒绝参与党内“总统”初选的声明中提出,国民党应正视“少数族群的政治菁英,是否适合统治多数族群”的问题,直接对马的外省籍背景提出质疑。王金平对国民党目前党产处理情况并不乐观,主张国民党必须尽速正面回应党产问题,选前完成党产的清理、党工的安置。5月30日,王金平在与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的会面中就提到,若要与马搭档,党产、“本土化”等问题都需要讨论并达成一致共识。这次王金平提出先“马王合”,统一理念后再“马王配”正基于此。
除此之外,王金平对2005年党主席选举中被马阵营“抹黑”,今年“总统”初选、国民党主席补选风波,以及国民党中央在“马王配”过程中各种放话,心存意见。不过基于国民党的整体利益,马王仍需相互合作。5月31日,马英九摆出“尊王”的姿态,称“支持王金平继续在立法院努力”。王金平也强调,“马王虽然不配,但马王合非常重要,两人均保证会充分合作,打赢立委和总统选举。”
挑战不容小视
“马王配”破局后,马英九的民意支持度有所上升。从整个选举过程看,“马王合”对国民党未来选情将产生复杂影响。
一是王金平是否密切配合并支持马英九,是马能否胜选的关键因素。王金平是国民党内的“本土派”大老,政商界人脉丰厚,加上身段柔软,个性圆融,可以弥补马英九的不足,整合党内各派力量。在蓝绿阵营激烈对决的复杂情势下,王金平若全力替马英九辅选,积极争取各界支持,无疑有助于冲高得票数,增大马当选的可能性。国民党中央已规划邀请王接掌马英九竞选总部主委,马英九也摆出“尊王”的姿态,积极营造“马王合”的气势。“马王合”虽排除了王金平脱党参选的可能性,但“马王配”破局增加了泛绿阵营拿“马王关系”做文章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对国民党内整合产生负面影响,加大了党内拼“大选”的复杂性。
二是如何有效消弭马王间的分歧是双方能否精诚合作的焦点。2008年“大选”是民进党的“政权保卫战”,届时民进党必定使出各种针对国民党软肋的狠招。目前,马王对党内一些问题的看法仍存有差距,双方进一步释疑解惑、增进互信、团结合作,发挥“马王合”的最大效应是应对挑战的必由之路。另外,若王金平出任马竞选总部主委,双方围绕选战策略和部署,如何统一意见并贯彻执行至为重要。
困扰马英九多时的“马王配”终于告一段落,谁与马英九搭档进军2008 年“大选”自然引发各界猜测。马如今拥有充分自主权,可按照自己设定的标准寻觅合适人选,并已陆续展开征询工作。今年4月初,马英九首度提出副手的初步条件,即“本省籍、性别不拘、中南部政治精英、能创造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有互补性并且具独当一面的备位元首能力”。近日,马阵营人士又表示,目前马英九考虑搭档副手有两条轴线,即“政治效应极大化”与“社会观感极大化”。岛内媒体披露的副手可能人选多达十多人,其中统一企业集团总裁林苍生、前“行政院副院长”蔡英文被视为热门人选。无论如何,“互补”和“胜选”是马英九选择搭档的两大原则。目前,民进党正加紧进行“大选”部署,国民党的当务之急是真正实现党内团结,组建高效运作的选举机器,全力冲刺明年两场选举。
6月——台湾政治的最黑暗期
香港《明报》4日刊登署名南方朔的文章《6月——台湾政治的最黑暗期》,主要内容如下:
曾经有人用“后现代”的观念来形容台湾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它指的是当今台湾诸神交战,众声喧哗,每个人各有各的算计,大家都在玩着各凭本领的游戏。说好听的,这看起来似乎热闹而有活力;说难听的,则是台湾有如一堆泥沙,总是无法搅拌成具有凝聚性的团块。
此刻的台湾政治,就处于这种后现代式浑沌乱局的最黑暗时期。而这种黑暗的形成,其实一点也不难理解。根据大选的日程表,国民党的正副地区领导人提名人选要到6月24日党代表大会才会揭晓,民进党的时间表也约略相当;再加上“立委”选举提名仍未结束,因而此刻正处于两军布阵,兵马混乱的阶段。只有等到过完6月,不管布的阵是好是坏,只要对打开始,内部的纷纷扰扰始有可能沉寂。因而目前整整6月这一个月,我们遂只看到蓝绿阵营开打前的内乱。两军内部,大家都在抢夺布阵的位置,除了选举,台湾再也没有任何更重要的事了。
绿营内乱超乎想象
在绿营方面,其内乱的程度超乎人们想象的范围。表面上谢长廷靠着利用内部矛盾和运作媒体打败苏贞昌,成了民进党的准提名人选,但因为他“赢得并不光彩”,因而已形同将民进党内的派系斗争加速推上了台面,并在最近“立委”提名问题上被正式引爆。尽管台湾有些媒体宣称民进党的“分裂地雷”可能爆开,但这种可能性其实微乎其微。但经过地区领导人提名及“立委”提名两轮恶斗,斗输的人咬牙切齿靠边站,这毕竟将使民进党受到无法修护的伤害,届时也将使得谢长廷付出无法有效整合的代价。
而民进党除了内乱方殷外,也不能疏忽了“台联党”精神领袖李登辉的反击。由于“立委”选举改采不利于小党的所谓“单一选区两票制”,“台联党”的提名“立委”几乎注定了将全军覆没。而“台联党”若想不从此沦为泡沫,它就只有拉高及扩大对民进党的攻势,希望能够在“政党比例”这张选票上有所突破。李登辉在目前这样的时刻访日,以高分贝猛批“有些领导人一掌权就想大捞一笔,还和家人一起捞钱”,这其实是他替“台联党”造势的另类手段。李登辉近年来在台湾的影响力已快速萎弱,此番再度奋起,以批扁和批民进党为己任,我们可不能太低估它对民进党士气和形象的破坏力。此外,李登辉是绿营亲日派的大长老,他到日本猛批民进党,对小亲日派的谢长廷当然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杀伤力。
蓝营气势止跌回稳
绿营在整个6月份里,内乱方殷,兄弟阋墙,更多难看的事都有可能一一曝光。相对比起来,这对蓝营而言就是利多的好消息了。蓝营内部当然有所谓的蓝橘之争,但和绿营内乱相比,其规模已轻微得太多。此外,国民党内闹了半年的所谓“马王配”,终于在5月底成了过去,让所有的人都如释重负。这其实也是个正面的发展,对国民党而言,现在至少已有了走出泥淖,重新布局的新契机。
众所周知,闹了半年多的“马王配”,其实是国民党大老级人物人云亦云,想当然的“乱点鸳鸯谱”。也正因这是“乱点鸳鸯谱”,所谓“马王配”就成了一个“魔咒圈套”:马英九不敢违背,只得顺势因应;王金平或许原本另有盘算,但也被迫要在这个问题上不断拖延,而且三不五时放话搅局。
目前蓝营内部,拖延太久的“马王配”问题终告解决。蓝营内部那种大家由于不耐烦而趋涣散的士气,的确已有了止跌回稳之势,这是个好的发展方向。对蓝营而言,由“马王配”变成“马王合”的结局,至少已算军心展示获得了稳定。而且王金平后续的干涉效果也将变得相当有限。
有了这样的结局,对蓝营而言,至少已算军心暂时获得了稳定。根据截至目前台湾媒体的点名,差不多有些名气的都被点到了,但根据个人的理解,马英九的副手提名,非常有可能不在蓝营内部寻找,希望藉此扩大号召力,也可藉着副手来改变人们对国民党的刻板印象。
胜负走向有待观察
但国民党的止跌回稳,是否真的意谓着国民党在“立委”及地区领导人大选上即可稳操胜券,则仍必须多所保留。
其一,乃是目前绿营尽管乱得昏天黑地一片,但过完6月,只要两军布阵完成,不管布阵好坏,两军一开打,内乱即会受到挤压而变得不再重要。到了那时候,一切就会回到实力竞赛这一点上,由于蓝绿实力相当,国民党未必会有更强的赢面。
其二,目前台湾的选举政治,蓝绿板块相当固定,而所谓“中间摇摆选民”的比例并不太高。因而选举的决胜点有二,一是要对自己这边的选民全力动员,自己这方选民投票率愈高,愈有胜算。二是要用好形象、好愿景,来吸引关键的中间选民。谁能吸引到这些人,谁就更有胜算。由于蓝色选民的“不动员性”较大,如何唤起蓝色选民,遂成了马英九最大的挑战。
其三,由于政权在民进党手中,因而它制造意外,干扰选举的筹码遂不能忽视。一旦出现重大意外,如何紧急应变而不让自己这方蒙受不利影响,当然也成了蓝营最大的考验。
6月混乱黑暗,7月之后将会布阵初定,两军逐渐开打。因此,让我们等着7月的到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