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黑龙江省民革网站
宣传祖统首页 > 职责任务 > 宣传祖统

民革党员吴雳鸣:带领团队研发机器人,为三峡巨管“全身体检”

时间:2015-05-14   来源:

  在三峡电站机组直径12.4米的巨型引水压力钢管内,一台带有数字摄像头、点阵激光扫描仪的检测机器人,与配合的重载机器人和辅助机器人组成机器人检测“团队”,沿巨大钢管穹顶爬行巡检。

  这些机器人集群的研发总负责人就是哈尔滨市民革香坊二支部党员、哈尔滨盛迪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吴雳鸣。吴雳鸣带领他的研发团队,与三峡水力发电厂联合研制出世界首套巨型压力钢管检测机器人集群,解决了这个世界级水电站的国际性难题。

  三峡巨型钢管直径12.4米,长150多米,其中斜管段部分落差70米左右,想为这个弯曲的庞然大物做一次“体检”绝非易事。若用人工检测,则需在钢管内搭架子,检测一次需耗时一个多月,且存在较大安全风险。与三峡水电站有过合作的多家跨国公司也无相关检测设备与方案。

  8年前,吴雳鸣和他的研发团队就已进入此项检测必需的爬行机器人研发领域。后来,在参与三峡机组油雾治理等项目过程中,与三峡水电站达成巨型压力钢管检测合作意向。2011年,吴雳鸣接受了为三峡订制巨型压力钢管检测机器人这一世界性难题的任务。2014年,吴雳鸣的研发团队研发出世界首套巨型水电压力钢管检测机器人集群。

  据吴雳鸣介绍,该机器人集群集纳了双向通讯、三维坐标姿态调整、激光扫描成像及浮动磁场等专利技术,可360度旋转自由爬行,即使高悬穹顶也检测自如。该机器人“医生”所查之处均能实现三维图像呈现,为三峡水力发电厂巨型管道留下准确资料。

  据悉,这套首次在三峡电站应用的检测机器人集群工作高效快捷、安全准确,每台机组巨型压力钢管只需4天就可做一遍“全身体检”。4月2日,该机器人集群“检测医生”已为三峡电站5台水轮发电机组的巨型压力钢管建立了完备的“健康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