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主人公是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文体局原副局长、原民革市委常委、民革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支部原主委谢学志。其实,谢学志并不是组织指派的扶贫干部,准确地说,他应该算是一位热心的“扶贫志愿者”。
2009年3月,60岁的谢学志退休后被梅里斯区委返聘为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关工委)驻会副主任兼秘书长,2016年3月任齐齐哈尔市关工委委员,主持区关工委工作。在退休后的11年中,谢学志联系区机关企事业、民营个体、发动“五老”等,每年都要筹措1万至3万左右的助学资金来帮助贫困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和特殊家庭的孩子。他还为特困家庭的孩子筹集了5000多元的伙食费,他本人累计为两名身患白血病的学生捐款、为特困孩子交学费、为希望小学捐赠午餐赞助费等3000多元。
梅里斯区梅里斯镇兴安屯村民赵宪丰是一个没有双腿的残疾人,他的媳妇是一个脑瘫患者,家里还有一个7岁的小女孩,一家三口挤在不足10平米的危房中生活,病痛和贫穷一直在折磨着这个家庭。
2013年,谢学志了解到赵宪丰的家庭情况后,便成了他家的“常客”,经常为赵宪丰家送去大米、白面、挂面、豆油,逢年过节还送去鱼、肉、青菜,甚至酱油醋味精和大人孩子的穿戴。不仅如此,他还拉来区自来水公司经理朱绍武这个“帮手”,一起帮助这个贫困的家庭。
谢学志始终牵挂着赵宪丰一家的住房问题,他找来朱绍武,商量着为这一家子建一座砖混住宅。建新房的预算大约为4万多元,赵家一贫如洗,哪有钱建新房?二人便决定,建房款由谢学志垫付,事后找相关部门赞助一部分,不够就由谢学志捐赠,由自来水公司党支部负责建造。为了解决建房款问题,年近古稀的谢学志跑到区民政局、残联、住建局“化缘”,一共“化”来一万多元钱,其余都是他掏了自家腰包捐助的。为了帮赵宪丰建这个新房,谢学志又出钱又出力。赵宪丰是残疾人行动不便,跑规划、土地审批、房基地定位、办房照等都是谢学志去跑。
2015年5月份,新房正式动工。因怕雨季到来危及一家生命安全,谢学志让施工队加紧施工,仅一个多月时间,一座面积为56平米,砖混夹苯板、塑窗彩钢瓦结构的住宅建成了,谢学志还为赵宪丰的新家添置了一台29英寸旧电视和一些家具。7月15日,雨季来临之前,赵宪丰一家告别低矮破旧的危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喜迁新居的赵家三口喜不自胜,在新家里摸摸这,看看那,赵宪丰更是流着泪不停地对谢学志鞠躬致谢:“真是多谢你们啦,我们终于有个家的样子啦……”
退休不褪色。用谢学志的话说:“虽然我已过古稀之年,但我受党和民革组织教育几十年,为社会、为人民做点事是应该的。虽然年岁稍大点,就像一棵大树,终究有干枝和枯叶,但这些干枝和枯叶洒落在土壤里,会让草更绿,花更艳,这也就是我们晚年存在的积极意义,也能让我活得滋润,活得快乐,获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