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监督支部克服疫情困难 开展环保集体调研活动
时间:2020-06-01
来源:省委会宣传联络部
5月31日,星期日。上午九点整,细雨霏霏,路上车辆较比疫情前少了许多。民革省直脱贫攻坚民主监督支部,在赵景林主委的带领下,八名党员自驾车,在哈尔滨市长江路与南直路交口处集合,然后沿哈尔滨至阿城高速公路向前行驶。

上午10点20分,车队在抵达红星水库附近时,天气转晴,蓝天白云下,阳光明媚、暖意融融。大家下车拍照、录像,记录下眼前这一片一片的“白色污染”场景。接着,做好自身防护,迈开大步、哈下腰来,分散捡拾地上的塑料垃圾,统一装进黑色大垃圾袋,然后送到公共垃圾存放点。

他们选定的这片农田地旁,到处散落着农业生产丢弃的废旧塑料地膜、塑料垃圾袋、一次性饭盒和塑料瓶,经长期风吹日晒雨淋,破败不堪、气味难耐。这些无法由土地自然降解的“白色污染”,给水库环境和绿色农业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危害。过往行人和当地百姓对此反应强烈,有关部门对这些“白色污染”垃圾的整治效果无法令人满意。

据悉,“白色污染” 对环境危害十分严重。第一,破坏土壤结构,影响耕地质量和土壤透气性、透水性;第二,影响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充分吸收,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农业减产;第三,对牲畜有害,牲畜若吃了掺杂“白色污染”物的饲料,会引起消化道疾病,甚至导致死亡;第四,能够对环境引起化学污染,且随着雨水流入江河,造成水污染等。
本次调研活动是支部在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对民革中央《关于提升耕地质量,呵护耕地健康》提案和全国政协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革省委主委谷振春《关于创建“三省一区”国家农业特区》提案的积极响应,以自愿报名的方式,在做好个人防疫的前提下,组织的一次野外环保集体调研活动。
由于疫情原因,党员们已经很久没有像今天这样近距离交流了。因此,支部在活动《通知》中对参加调研的党员同志提出了严格的防疫要求。个人出门前必须配戴好专业防护口罩 ,自行负责乘坐交通工具或自驾车途中的个人防护,活动中要自觉保持与他人之间的安全距离。尤其是,午餐前后要实施严格意义上的消毒、洗手,由专人负责携带的午餐,全体人员必须分餐独立食用,自驾车也要经过严格消毒。
自愿参加野外环保集体调研的同志分别是,主委赵景林,组织委员张文君,宣传委员胡忠良,参政议政委员刘元海,生活文娱委员姜丽娜,党员、哈尔滨剑桥学院体育系副主任那小波,党员、哈尔滨广汇汽车总监康凯,党员、医务工作者钟旭。有部分党员,因活动时间与本职工作发生冲突才遗憾地与此次调研活动失之交臂。
这次野外环保集体调研就是以实际行动保护黑龙江的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同时,也是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支部班子及骨干党员,为打赢“三大攻坚战”,尤其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和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打赢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生态振兴的一次发声助力!
本次野外环保集体调研之后,支部需要撰写集体调研报告上报民革省委。经 民革省委审批后,向有关部门及时反馈“白色污染”问题和处理建议。支部以开展环保公益行动,带动党员个人,积极参加社会调研,撰写并提交参政议政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