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黑龙江省民革网站
支部动态首页 > 职责任务 > 支部动态

探究雾霾天气,省直民主监督支部寻根问底做调研

时间:2020-12-17   来源:省委会宣传联络部

12月16日早晨开始,民革省直民主监督支部“雾霾天气成因”调研组,在主委赵景林的带领下,对哈尔滨市近期出现的雾霾天气原因进行追本溯源式地调研。参加调研的有支部宣传委员胡忠良、骨干党员那小波、联系人士代红芳等。
       上午9点30分,调研组驾车来到南岗区哈达村棚户区,远远地便望见了棚户区内一排排小平房烟筒里冒出的滚滚浓烟。走进住户房屋,门前、院内都是用来取暖的废木材和煤炭,有个小院门前写着“本店出售木材”。通过向行人和当地住户打探获悉,这里的棚户区改造大约明年才能开始。

上午11点整,当调研组来到道外区天恒大街棚户区时,烟雾缭绕的情景,同样出现在大家的面前。据一家食杂店掌柜介绍,说不清楚这里啥时候拆迁,只知道每年需要烧两三吨煤取暖,一吨燃煤售价1000元,哪一年冬天房子御寒也少不了3000元。调研组造访了位于天恒大街的售煤站,大批煤炭堆放在煤站,等待着消费者购买。

下午13点30分,调研组来到位于道里区高谊街65号的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就哈尔滨市农村扶贫商品进超市难问题和原煤销售环节把关问题,向负责接待的丁处长进行请教。据丁处长介绍:农副产品进超市,主要应取决于成本优势和稳定供货条件,以超市企业的市场行为决策决定;确认哈尔滨散煤销售和燃煤质量把关问题,归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

大约下午14点30分,调研组一行来到此次调研的最后一站——位于道里区友谊西路5888号的哈尔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与棚改协调处甄处长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他应邀谈到:截至2019年底,哈尔滨市主城区城四区(道里、道外、南岗、香坊)剩余棚户区家庭还有2.46万户,至今剩余1.2万余户。最近十年之间,哈尔滨市棚户区改造完成了大约20万户,成绩斐然。2020年接受中央划拨补贴4.5亿元和地方债券匹配资金45.9亿元,完全用于棚户区改造,资金利用率和完成进度可观,但也需要一段必要时间。

目前主要问题是位于哈尔滨市内的77处城中村、城边村和城郊村的环境建设治理。南岗区哈达村和道外区天恒大街棚户区属于城中村问题,需要按照哈尔滨市城中村相关政策实施改造。然而,那些与大片农田连接在一起的城边村和城郊村则涉及到保护农田和动迁成本问题。尤其是,大量城市农民工都居住在房屋租赁成本较低的城中村、城边村和城郊村,他们是哈尔滨市城市服务的生力军。
       谈到农村改革问题,赵景林主委以自己四年来深入哈尔滨市辖九县三区一百多个贫困村的亲身经历,与甄处长做了交流,他认为:哈尔滨市农村的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对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和缩小城乡二元结构,做出了巨大贡献,正在谋划和开展的乡村振兴战略,未来更有前景。恰巧,市住建局与省直民主监督支部同样消费扶贫购买了通河县清河镇的灵芝大鹅,话题越谈越近。
       一天的调研结束了。支部还将继续就此问题跟踪调研,调研充分后,将就哈尔滨市雾霾天气成因和未来大气综合治理问题形成调研报告,及时报送民革省委调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