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面前,最容易看到人们内心深处的善良,每一点人性的微光,最终都会汇聚成抗击疫情的无穷力量。2021年,战“疫”还在持续,每一个人都在为战“疫”的胜利而在努力,而本文的主人公、一名平凡而又充满热情的社区志愿者,更是在艰苦的执勤岗位上,努力完成他的使命。他叫刘天竹,是民革建华区一支部宣传委员、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药剂科中药师。去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他第一时间通过团龙沙区委志愿者招募令加入到了正阳街道海山社区疫情防控值守工作。
刘天竹(左一)
在防疫物资紧缺的情况下,他多次自掏腰包通过政协、民革支部、侨联、台联等多个途径,积极参与防疫捐款捐物活动,共计捐款人民币3000元,并两次组织无偿献血协会卫生服务队开展自愿献血活动,个人捐献血浆800ml。同时,他积极动员呼吁服务队成员捐款捐物,先后向市第一医院、市中医医院以及市第七医院等医疗机构捐赠免洗手消毒液、一次性医用隔离服、护目镜、N95口罩、酒精、医用PVC检查手套等医用物品,向建华区文化街道和龙沙区正阳街道办事处捐赠医用护目镜12副,一次性手套100双,酒精若干,合计价值近7万元。
刘天竹(左二)
在抗击疫情值守社区关卡的日子里,他又主动向社区申请每天执守夜班岗19:00到凌晨4:00的时间段,协助社区开展扫码测温、出入排查、人员登记、发放门禁卡等工作。在与星空为伴、与寒冷相拥的时候,是满腔的热情使他无怨无悔、毫不松懈。就这样从春寒料峭的二月冬到盛夏酷暑的八月,直到接到解除管控的通知时,半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其中的艰辛和滋味唯有自知。
刘天竹(右一)
2021年,又是一年春节临近,随着全国范围内人流增大、物流增多,疫情形势又随之严峻起来。他没有迟疑,再次主动向相关部门申请,重回防疫一线。“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刘天竹如是说。最终,按照社区的安排,他又一次站在了海山社区卡口的岗位上。
在他值守期间,每次遇到老人不会用手机扫码登记,他就手把手教他们注册、扫码,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解释。有的居民对疫情防控工作不理解,常常不正确佩戴口罩,或聚众聊天,刘天竹就跟他们“犟”到底,将他们一一劝回家中。由于疫情防控需要,许多餐饮行业歇业消杀,一同值守志愿者们面临吃饭难问题,他就主动让家里多做一些,带来分给大家吃。寒冬腊月里,吃上一口热乎乎的家里饭,大家的心里暖意十足。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正是像刘天竹一样的民革党员们“倔强”的身影,成为了疫情防控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以凡人善举和无私奉献,与中共党员、广大志愿者和社区居民一起,同心抗疫,共筑防疫网,齐画同心圆,共同为打赢这场防疫攻坚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