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黑龙江省民革网站
支部动态首页 > 职责任务 > 支部动态

民革哈尔滨市道里一支部:尽善尽美 善做善为 打造“三强”钢铁支部

时间:2022-01-04   来源:省委会宣传联络部
2021年12月16日,民革中央公布关于表彰第二批民革示范支部的决定名单,民革道里一支部成为哈尔滨市属支部中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支部。成为示范支部,是民革道里一支部多年来尽善尽美、善做善为的体现,也是道里一支部注重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履职能力建设,着力打造“三强”钢铁支部的有力证明。
固本强基 提升思想政治建设
民革道里一支部自成立以来,各届支委均非常重视党员及联系人士的思想政治建设。根据民革省委、市委、中共各级统战部门的总体部署,支部积极行动,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开展各项政治理论学习。特别是每当中共中央召开重大会议及作出重大决议,支委成员先带头深入学习,提升理论素养,强化担当意识,骨干党员和新党员、联系人士作为重点学习对象,展开专题集中学习,通过交流研讨、分享感悟,使支部党员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支部还会在每次生活会上,增加民主党派知识学习内容,使支部的党员及联系人士更深入地了解我国特有的政党制度,更加准确的把握“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荣辱与共、肝胆相照”这十六字方针的内涵。今后,支部会继续将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教育引导支部党员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凝聚思想共识,形成强大合力。
守正创新 强化组织建设
民革道里一支部前身为道里联合支部、道里联合一支部,始建于1981年,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支部。由最初的8名党员发展为现在在册党员72名,联系人士10人,组织建设一直是支部工作的亮点。首先,支委成员在重视支部团结与和谐的情况下,非常注重自身团结,经常在一起交流、沟通,研究支部工作,遇到分歧能够做到求同存异,重大问题能够做到集体决策,特别是每当民革市委召开重要会议,支部经常第一时间召开支委会,做到落实会议精神不过夜。同时,支委们能够做到支部工作既有明确分工,又能互相配合,由于支部委员都有本职工作,有时难免脱离不开,其他支委就会主动代替完成,保证支部工作的及时开展。在发展新党员方面,支部严把入门关,坚决将具有参政议政热情和能力的高素质人士发展成为民革党员,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绝不滥竽充数,高素质人员在支部成员中的比例逐年提升。支部还非常重视队伍和梯队建设,聘任了三位荣退的支委担任支部顾问,选任了几位有热情、有能力的年轻同志担任支委会秘书和各组组长,配合支部委员更好地完成支部各项工作。近几年,支部将强化制度建设作为抓手,进一步夯实组织建设基础,先后制定了《支部党费收缴、保管使用规定》《支部优秀党员评选考核和奖励制度》《支部参政议政工作信息和调研报告上报工作制度》《支部支委工作范围与职责》《支部班子成员工作述职年度总结制度》《支部联系人发展和管理工作制度》,并建立完善支部党员、联系人士个人信息电子档案。支部还于2019年建成了党员之家,在团结报的订阅数量上每年也是位居前列。民革道里一支部把创新支部管理与队伍建设逐步调整到用制度管事,明确责任和任务,细化工作分工,着力培养一支整体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具有团结向心力、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民主党派基层队伍,从而更好地履职尽责,积极有效地完成民革市委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精益求精 推进履职能力建设
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生命线,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曾经指出,坚持“举全党之力抓参政议政”。秉承这一理念,为举全支部之力抓好参政议政工作,民革道里一支部按界别划分了法律保障、医疗卫生和经济社会三个组,用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做到术业有专攻,群策群力地提出具有一定深度和高度的社情民意信息和调研文章。此外,支部还多次组织党员进行调研活动,在2019年组织多名党员赴巴彦县兴隆镇建华村乡村进行调研后,支委李金颖撰写的《巴彦县兴隆镇建华村乡村医生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调研文章被市委统战部采用。支部还植入“外脑”理念,通过多渠道、多角度,从支部以外的人士,获取参政议政信息,并将之转化为支部的参政议政成果。另外,支部每年均召开参政议政专题生活会,邀请市委调研处有关领导和同志讲授如何做好参政议政工作,并在年底对参政议政工作突出的党员实行物质和荣誉称号的双重奖励。在这样的不断努力下,支部涌现出一批立足本职,双岗建功的履职优异的党员。人大代表、党员姚淑英多次在人大立法和质询案中提出许多建议并得到采用;党员顾志宏结合本职工作,建议和起草了我市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审查标准,并经修改通过已组织实施,在源头上防治政策出台部门利益化;主委李玉强在本岗工作中兢兢业业、克己奉公,被市法院评为基层法院办案先进个人,同时积极参政议政,获得2021年度民革省委参政议政先进个人。疫情期间,支部积极响应民革市委号召,第一时间建立了抗疫参政议政微信群,将支部中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参政能力强、经验丰富的老支部委员、党员、联系人士们组织在一起,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出谋划策,撰写了大量有价值的社情民意信息和调研文章,多篇被民革省委、中共市委、直讯、市人民建议、市政协及民革市委采用。
社会服务工作是民主党派展示自身价值的舞台,也是支部凝聚力、活力和创造力的体现。道里一支部利用人员在医疗卫生和法律方面的专业优势,打造精品社会服务活动。在医疗卫生方面,支部党员刘璐所在的哈尔滨市残联脑瘫康复中心,系民革哈尔滨市委脑瘫儿童救助基地和同心实践工程基地,被省委书记张庆伟同志列入黑龙江省七张名片之一——中俄医疗合作新名片。多年来,支部广大党员及联系人士每年多次以志愿者的身份,参加哈尔滨市残联脑瘫康复中心的捐赠、助残及其他公益活动,并每年参加省、市残联共同举办的牵着“蜗牛”去散步——黑龙江省暨哈尔滨市庆祝全国特奥日主题活动,与相关爱心人士进行深入交流,使这个基地成为支部社会服务的一个重要基地,也将帮残、助残活动打造成支部多年的一项社会服务品牌,并广泛集合宣传力量,扩大党派及支部的影响力。
此外,支部面向被拘留人员、自闭症儿童等社会弱势群体,多次举办普法、法律义务咨询及义诊活动,取得良好社会效果。疫情期间,支部医务工作者刘璐、吴莉华、李金颖等人放弃休假,废寝忘食,超负荷工作,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线;支部党员、禧龙酒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阳为松北区捐赠了一批20余万元的防护物资;因在抗疫工作中表现突出,支部党员刘璐荣获全国卫生系统抗疫先进个人。
在民主监督及祖统工作方面,支部积极选派党员参加民革省委脱贫攻坚工作组,对依兰县七个贫困村进行暗访,实施脱贫攻坚民主监督活动。并依托民革市委脑瘫儿童救助基地——哈尔滨市残联脑瘫康复中心,多次与台资爱心企业家、上海桂信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文贵先生一行人士,就祖国大陆快速发展变化、深化两岸企业的融合发展、实现祖国早日统一及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等话题,展开多次座谈。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民革道里一支部将再接再厉,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有力的措施,不断提高支部工作水平,为把民革建设成为政治坚定、组织坚实、履职有力、作风优良、制度健全的高水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