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建设 同舟共济圆梦——记民革哈尔滨市道外一支部党员之家建设巡礼
时间:2022-02-24
来源:省委会宣传联络部
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曾动情地说:“我有一个梦想,希望所有民革党员,走遍全国都能看到自己的家。”为响应民革中央提出的建设党员之家的号召,认真贯彻落实民革中央下发《关于做好民革党员之家建设的通知》精神,按照民革市委会关于各支部成立民革党员之家的工作部署,民革道外一支部高度重视,认真推进党员之家的建设工作。在支部主委李长军的带领下,支部支委及骨干党员积极行动,精心打造属于党员自己的“民革道外一支部党员之家”。2019年,民革道外一支部“党员之家”正式落成,中间经历了一次移址和再建,并于2021年11月获得民革中央第二批优秀“民革党员之家”的光荣称号。

一、高度重视精心选址,向优秀党员之家看齐
2019年1月7日,支部召开支委扩大会议,研究筹备民革道外一支部“党员之家”的建设事宜,征求参会人员意见,共同谋划。支部党员何勇主动申请,愿意把自己在南直路仁则律师事务所二层楼300多平米的办公场所提供给支部,改建成民革道外一支部党员之家。经过支部班子实地勘察,觉得符合建设党员之家的基本标准,并按照民革中央关于建设民革党员之家的规定内容,设计党员之家的装修风格和展示内容,参加了2019年第一批民革中央优秀党员之家的评选。虽然这次没能入选,但支部党员并未失去斗志,而是认真查缺补漏,通过学习获选支部党员之家建设的先进经验,总结改进自身不足,以备再战。2021年初,支部党员何勇又在对面南直路691号扩租500平方米的场地,作为民革道外一支部“民革党员之家”新址。有了第一批申请评比的经验,由支部主委李长军带头重新设计,重新布置活动室、展厅、展板。在民革道外一支部全体党员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在2021年获得了第二批民革中央”优秀民革党员之家“称号。
二、众人拾柴火焰高,献计出力共建家
在建设民革道外一支部“党员之家”过程中,党员积极性非常高,举众人所长,出人出力,无私奉献。其中:老主委胡晓慧把多年珍藏的孙中山的足迹挂图献给民革党员之家;支部主委李长军捐献一台新的投影仪和部分图书;党员何勇捐献装修费5000元;党员王冬润捐赠3000元茶桌一套;支委王立志、程琳等党员为支部整理历史材料完善设计方案做出了贡献。支部用2000元党费做了宣传板、录制了视频资料、购买了专业配音,完成了民革党员之家的软件、硬件设施建设,让“家”变得更“有声有色”,为成功获得民革中央“优秀党员之家”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挖掘历史材料,弘扬优良传统
民革道外一支部最早始建于1956年9月,是哈尔滨市最早成立的民革支部之一,支部曾三次获得民革中央先进支部称号。在历届主委的努力下,支部保留了很多民革宝贵的历史资料,其中:1989-1994年黑龙江民革刊物、1990年团结刊物成为珍藏展品,支部历史资料保存完整,展现了从1982年至今支部欣欣向荣,不断蓬勃发展的历程。这些资料得到了民革市委领导的高度评价,也让年轻党员深受触动,对民革组织和民革道外一支部的历史足迹有了更全面清晰的认识。
四、丰富支部活动,发挥家的温暖
民革党员之家的建成,让党员们有了归属感,组织活动的频次也提高了。支部经常在民革党员之家开展丰富多彩的支部活动,读书会、组织党员在放映室观看爱国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等系列活动。现在,支部正在努力探索如何发挥“家”的更大作用,让民主党派工作与街道统战工作相结合、党派活动与服务居民相结合的新思路。
在党员们的心目中,“家”是港湾,有了“家”,党员们的心更暖、劲更足;“家”是平台,有了“家”,党员们有了更大的舞台施展自己的才能、贡献自己的力量;“家”是阵地,有了“家”,党员们信念更加坚定、目标更加明确;“家”是堡垒,让支部全体党员凝聚在一起,更加自信地肩负起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勇于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历者、实践者、维护者、捍卫者,努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