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黑龙江省民革网站
支部动态首页 > 职责任务 > 支部动态

砥砺前行 义无反顾一一记民革哈尔滨市南岗一支部党员闫光伟

时间:2022-09-28   来源:省委会宣传联络部
当前,哈尔滨市为抗击新一轮疫情正在展开多轮次的区域全员核酸检测。在核酸检测的工作中,有一群默默无闻的人,战斗在人们看不见的岗位上,他们就是“离病毒最近的人”——核酸检测PCR检验员,民革南岗一支部党员闫光伟正是其中的一员。闫光伟是南岗一支部一名拥有24年党龄的老党员,作为哈市骨伤科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检验师的他,连续多年被评为南岗区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及医院科室先进个人。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他长期坚守PCR检测一线,用身躯和汗水构筑疫情防控阵地,用责任和担当诠释着一名白衣天使和民革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遗憾武汉 坚守PCR实验室
2019年年末,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发。2020年上半年武汉告急,核酸PCR检测人员告急、核酸检测试剂告急,口罩、防护服告急、呼吸机告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当黑龙江省向武汉派出紧急救援队时,56岁年龄老党员闫光伟,作为PCR室检测人员义不容辞马上报名,主动请缨,结果由于超龄(要求45岁以内)被拒,他虽心有不甘,但依然坚守在本院检测岗位上。
2020年初,疫情出现反复,按照哈尔滨市卫健委规定:医疗机构45岁以上人员可以不参加PCR实验室工作。闫光伟尽管已56岁但义无反顾,主动承担单位PCR实验室工作,与年轻人一样,每天加班加点工作12-18个小时检测新冠核酸。在负压环境下,乏氧,腰酸背痛身心疲惫不堪,但他仍每天参与处理来自本院患者、全民筛查、隔离宾馆隔离人员及物表、社区预约、冷冻链食品物表,机场落地货物物表的近万份样本。
履行职责 建言献策
作为一名民革党员,闫光伟在坚守新冠疫情防护岗位的同时,不忘使命,针对疫情带来影响,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2020年他针对疫情下餐饮企业长期停业,所存肉类食材超过保质期,存在安全隐患,提出《关于哈尔滨市场监管局制定“对于新冠疫情防控期间餐饮业或食品经营者如何规范处理销毁积压过期、变质食品原料的食品安全提示”的建议》;针对疫情下长期居家隔离所引发导致心态失衡问题,撰写《关于就目前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公共卫生事件,政府应牵头及时对公众进行心理疏导的建议》;疫情隔离无法开展英烈祭拜,他撰写《关于中国为新冠疫情牺牲烈士举行线上国家公祭活动的建议》等多篇建议和意见,被民革中央、省市政府部门采用。
再次请缨 转战移动方舱PCR
2022年3月,奥密克戎反弹乌云压境,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又将哈尔滨市疫情防控拉入了关键时期,全市按下了“暂停键”。在这紧要时期,哈市卫建委于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B厅紧急成立“哈尔滨市移动方舱PCR检测中心”,急招PCR检测人员。疫情紧迫义不容辞,面对新冠病毒肆虐,他再度请缨,此时党员闫光伟以58岁年龄报名被录用。图片
3月14日,哈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出紧急召唤,进行全民新冠核酸检测。哈尔滨市移动方舱PCR检测中心要承担全市60% 以上的新冠核酸检测量。闫光伟于3月15日16时赶到PCR检测中心,当晚就入舱进行检测一直到凌晨。
移动方舱PCR实验室由超长集装箱货车改装而成,实际上是一个高端大房车,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独立的生物密闭与空气处理装置。二区和三区是负压环境(负20 Pa),相当于高原环境,身处其中会感到乏氧、头晕,喘不上气来。党员闫光伟首先被分到儿童医院移动方舱实验室的第四组,一共6人各司其职。由于哈市全民核酸检测量巨大,方舱“火力全开”24小时不间断运转,二区温度达到35.4℃,三区温度达到39.2℃。在这种高温、负压条件下,老党员闫光伟以58岁的高龄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他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咬紧牙关、坚持到底,保证最快速度出具核酸检测报告。
自2022年3月15日至4月7日,4月18日至5月12日这48天期间,闫光伟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了这两次核酸检测任务。他曾经2次由于方舱内环境达到了39摄氏度高温而脱水几近晕厥,但他以惊人的毅力不负重托、轻伤不下火线,用朴实无华的行动履行了民革党员和最美逆行者的誓言。
战有令,召必到!现在,闫光伟又忙碌在这离病毒最近的岗位上,用精准、高效的专业检测手段和无畏、忘我的敬业精神,全力守护着冰城百姓的健康。(钱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