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9月10日,在东普鲁士战役中,德国第8集团军第1军突破俄军左翼防线,迫使俄第2军撤退,并严重威胁到俄国第1集团军退路。俄国第1集团军司令连年坎普夫担心退路被切断,命令所部撤退。
1917年9月10日,孙中山在广州就任军政府大元帅,并痛斥北京政府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表示要尽大元帅之职,戡定内乱。非常国会还选出唐绍仪、伍廷芳、孙洪伊、张开儒、程璧光、胡汉民分任财政、外交、内务、陆军、海军、交通各部部长,由孙中山照准任命。同时还任命军政府秘书长章炳麟,总参谋长李烈钧,海军总司令林葆怀,大元帅府新军总司令李福林,大元帅府参军长许崇智,军政府一军部司令陈炯明,大元帅府高等顾问吴景濂。广州军政府成立后,南北形成对峙局面,护法运动正式开始。
1919年9月10日,奥地利正式签署《圣日尔曼条约》。根据《圣日尔曼条约》,奥地利承认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后改称南斯拉夫)等国的独立和这些国家的疆界,并割让东加里西亚、特兰提诺、南蒂罗尔、的里雅斯特和伊斯的利亚。奥地利成为共和国。条约还规定,奥地利陆军不得超过3万人,30年内付清赔款,禁止德奥联合。
1926年9月10日,德国正式加入国联。
1933年9月10日,吉鸿昌、方振武、汤玉麟、刘桂堂等在云州召开会议,做出整编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的决定,将其改名为“抗日讨贼军”,推方振武为总司令,汤玉麟为副总司令,吉鸿昌、刘桂堂分别为左、右路总指挥。会议还决定从独石口出发进攻密云、怀柔,限旧历八月十五(公历10月4日)攻进北平。
1935年9月10日凌晨,中共中央率领红军右路军中的第一、三军团和军委纵队8000余人秘密与四方面军部队脱离并迅速北上,并发布《为执行北上方针告同志书》。
1937年9月10日,中日淞沪会战激烈进行中。当日,日军原在华北方面的第2联合航空队(有96式战斗机12架、94式及96式轰炸机30架),从大连基地转场上海公大机场。
1939年9月10日,加拿大对德国宣战。同日,英国潜艇“奥克斯利”号在挪威沿海被本国的“特林顿”号潜艇误击沉没,成为英国皇家海军在二战中损失的第一艘舰艇。
1940年9月10日,八路军总部为休整部队,准备再战,命令各部结束百团大战第一阶段的作战。
1942年9月10日,英军在法属马达加斯加登陆,并迅速取得该岛的控制权。
1943年9月10日,德军占领意大利首都罗马。
1945年9月10日,上党战役打响。8月下旬,国民党军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以其第19军军长史泽波率第19军、第61军一部和部分伪军共1.7万人进攻晋西南。中共集中太行、太岳、冀南三个解放区的主力及地方武装共3.1万人,发起上党战役。战役至10月12日取得完全胜利,共歼国民党军3.5万人,其中生俘3.1万人,缴获山炮24门,机枪2000余挺,各种枪1.6万余支,击毙国民党第7集团军副总司令彭毓斌,俘第19军军长史泽波。
1996年9月10日,联合国大会第50届会议在9月10日以158票赞成、3票反对(印度、不丹、利比亚)、5票弃权(黎巴嫩、叙利亚、毛里求斯、坦桑尼亚、古巴)通过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9月24日,条约在联合国开放供各国签署,包括中国在内的一批国家首先在这天签署了条约。(凤凰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