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黑龙江省民革网站
民革传承首页 > 民革传承

民革领导人传:杨杰

时间:2016-08-10   来源:省委会宣传联络部

杨杰(1889—1949),字耿光,又名漱石,曾参与发起创建民革。

 

    杨杰是爱国将领,军事救国是他执着的理念。杨杰是蒋介石的高参,在“第二次北伐”和中原大战中,为蒋介石出谋划策,扭转危局;杨杰是军事学者,他不但 出任陆大校长,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军事人才,而且被斯大林称为“战略专家”,被英国国防大臣称为“军学泰斗”;杨杰是民主斗士,他不满蒋介石的内战独裁政 策,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民主革命的道路,为此,蒋介石对他恨之入骨,在新中国诞生之际指令特务杀害了他;杨杰是革命烈士,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式上, 中国共产党代表团特地提出,由主席以大会名义向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和杨杰家属致唁。

 

    立志军事救国

 

    杨杰,1889年1月25日生于云南大理一个贫寒的家庭。兄弟4人,他居次。父亲杨汉章是个走方医生。他殷切地期望自己的孩子日后能成为人才,因此,宁愿自己过着清苦的日子,也要送孩子们去读书。

 

    1895年,杨杰入私塾读书,授业于大理优贡生杨正修先生门下。他天资聪颖,对所授之课接受很快,所读之书过目不忘。

 

    1900年,杨杰考入大理敷文书院读书。此时,中国正处于帝国主义的瓜分之中。中国人民忍无可忍,发起了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 势力,震惊了清王朝的统治。但是,义和团运动很快以失败告终。而《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华民族陷入更深的危机。年轻的杨杰不能理解:那么大的一个中国, 怎么就打不过远远跑来的洋鬼子?有人说:人家有洋枪洋炮。杨杰激愤地说:我若有洋枪洋炮,打不败洋鬼子,我就是饭桶。从此,“饭桶”一词,成为他的口头 禅。不管家里人,外人,只要他认为是没有本事、不中用,他就会骂此人为“饭桶”。书院里有些思想先进、眼界开阔的先生,经常教导学生:“国家兴亡,匹夫有 责”,这使杨杰以救国为己任,勤奋地认真读书。他聪明好动,尤爱与人辩论。

 

    1905年,杨杰与同乡好友宋福昌到昆明报考京师大学,因考期已过,便转考云南陆军速成学堂,被录取。在校期间,随着知识的积累、视野的开阔,他逐渐 悟出“那么大的中国,为什么打不过远远跑来的外国强盗”的原因,他奋笔写下“京鲁文章旧,西欧教化新”的联句,立志学好军事、学好科学。

 

   1907年,杨杰因成绩出众,被清政府保送到“保定陆军北洋速成学堂”学习。1908年,他又被清政府保送到日本陆军士官学堂学习。那里采用军国主义 的教育方式,要求非常严格,学习训练生活异常紧张,很少有属于自己的时间。许多同学因受不了而叫苦连天,杨杰却不然。他从小吃惯了苦,一种求进取、求本领 的思想支持着他顽强地、准确地完成了教官的要求。在“战术学”课程中,他特别喜欢“包围战术”。后来,他将这种战术与中国“孙子兵法”中的《虚实篇》结合 在一起,再加上他自己的独特见解,发展成为“口袋战术”,即诱敌深入后,两翼包围,扎紧袋口而消灭敌人。

 

    在日本学习期间,杨杰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途径。他认为,五六十年前的日本,也是一个被侵略的弱小民族,在吃到西方物质文明的苦头后,就派人到欧洲留 学,学习西洋人的本领,最终使日本走上了富强的道路。中国要想“御侮图存”,也应该向西方学习,发展工业,建设独立的国防。杨杰决心走“军事救国”的道 路,

 

    此时,同盟会正在日本积极开展推翻清政府的革命宣传和组织发展工作。由清政府选送去日本的许多留学生,接触到西方的社会政治和自然科学后,纷纷加入同 盟会成为清政府的对立面。1909年,杨杰参加了同盟会。1911年,杨杰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十期炮兵科毕业。他满怀激情,回到国内,参加了辛亥革命。

 

    初露锋芒

 

    1912年1月,杨杰任沪军威武军第2营营长。5月,升任该军1团团长,因兵变,他回云南参加了蔡锷的军队。此时,原贵州都督杨柏舟以数万之众的兵力 由湘入黔进攻唐继尧军。唐在黔因兵力不足,商得蔡锷同意,调杨杰率部入黔援唐,在铜仁堵击敌军。大渔塘是铜仁的交通要点,如果大渔塘有失,铜仁不保,就会 牵动全省形势。杨杰往返青谷、玉屏、大渔塘、铜仁之间,了解军情,布置指挥,成功地以少量兵力,牢牢扼制住敌军,使大渔塘的交通得以畅通无阻。经过两个月 的恶战,唐军大获全胜。这是杨杰留学日本回国后指挥的第一次战役,也是他以少胜多、运用口袋战术的第一次实战胜利,在近代军事史中称:“杨杰黔东之捷”。

 

    1913年3月,杨杰任黔军步兵第10团团长,9月,任黔军第1旅旅长,兼重庆卫戍司令官、重庆道尹、四川政务厅厅长、重庆警察厅厅长,晋授陆军少将衔。

 

    1914年,杨杰回到云南,任讲武学堂骑兵科科长,兼日语教官。同年,经同乡周益存介绍,他与赵舒益之长女赵丕颀结婚(两人婚后育有两男)。不久,杨杰调任弥勤县县长。

 

    1915年,袁世凯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公然以帝制自为。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等人在昆明五华山开武亭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通电讨袁。杨 杰毅然参加了护国战争,任护国军第3军第5支队长,后改任第1纵队司令,驻军滇川边界昭通、叙府一带。1916年2月,他任护国军第4军参谋长,兼叙南卫 戍司令及第1梯团长。6月,因在护国战争中屡建功勋,晋升陆军中将,获三等文虎奖章。1917年1月,调任北京大总统府军事资议,兼陆军部顾问。杨杰很想 施展自己“军事救国”的抱负,但见军阀纷争,便重回云南,任靖国联军第4军参谋长。8月,该军奉总司令唐继尧之命进驻泸州,杨杰被任命为靖国军中央军总指 挥,兼泸州卫戍司令,指挥了著名的“泸州之战”。泸州之战结束后,杨杰回到昆明,任靖国联军高级顾问。在他率部进驻泸州不久时,父亲病逝,因战事缠身,未 能尽孝,回昆明后,便立即请假回乡奔丧。就在这时,他的两个儿子均因患白喉症而死去。从此,他再无亲生儿女,只有将侄儿杨兆龙一直带在身边。

 

    1921年,顾品珍执掌云南政权后,选送一批青年军官和讲武堂学员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杨杰被委任为留学生监督,率领留学生前往日本。再度踏上日 本国土,他思绪万千:回国参加革命,戎马倥偬,整整10年光阴逝去,然而民国的招牌虽在,国家的灾难却更加深重。为了“彻底铲除依赖外国的劣根性”,建设 自己的工业,自己的国防,为了能够报效祖国,杨杰以中校身份自费考入日本陆军大学学习。

 

    在日本陆大学习期间,杨杰生活非常清苦。他把节约下来的钱都用于购买图书资料。他在自己的寝室里,挂满了各国的军事地图。他还搜集了各国的战例照片以 及各种最新武器的图案,他画了各式各样的战争图表进行比较,细心研究。此时,他的夫人赵丕颀也考入日本女子大学,成为云南第一个留日的女大学生。

 

    日本陆大经常让学员参加海陆空军大演习,以训练和考察学员的军事指挥能力。杨杰因为成绩优异被选为统帅,指挥演习。在指挥中他得心应手,并有独特的创 见,得到日本天皇的赞赏,毕业时名列第一,天皇赐予宝刀。从此,他有了“天才将军”的名号。法国著名军事家霞飞元帅到日本陆大参观,学校预先选拔了几个学 员以备咨询,杨杰是其中之一。他口若悬河,旁征博引,卓越的军事见解,使霞飞元帅的眼前一亮,断言:“此人将来必成东亚杰出军事人才”。出色的军事才能, 使用权杨杰受到日本军界的尊重,成为军事界著名的人物。1924年杨杰从日本陆军大学第十五期毕业时,日本当局请了知名人士及杨杰的朋友,劝他留在日本, 许以优厚待遇。杨杰不为所动,他惦念着灾难深重的祖国,断然拒绝这一要求,坚决回国。

 

    战场上施展军事才华

 

    1924年12月,杨杰任国民军参谋长,次年3月,任国民军第3军前敌指挥官。9月,任河南陆军训练处教育长。虽然一路升迁,但他看到孙中山先生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改组国民党,实行三大政策,就毅然离开国民军投奔广东。

 

    1926年5月,杨杰任国民革命军第6军总参议。第6军军长是程潜,党代表是林伯渠,杨杰协助程潜制定作战计划,参加北伐战争。12月,杨杰任第6军 第17师师长。1928年,程潜在武汉被李宗仁、白崇禧扣留,蒋介石将第6军解散。杨杰将部队收编成军,任第1纵队指挥官,率兵继续北伐,首先攻下南京。 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后,任命杨杰为国民革命军新编6军副军长,代理军长。5月1日,南京军事委员会正式发布命令,将北伐东路军分编为三路,继续北 伐。蒋介石任第2路军总指挥,杨杰指挥第2路军的第1军第1、3两师及第6军参加作战。7月,杨杰任国民革命军第18军军长。8月5日,蒋介石策定淮河防 御方案,任杨杰为总司令部淮南行营主任兼总预备队指挥官。

 

    1929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4月,蒋介石任杨杰为陆海空军总司令行营总参谋长。不久又发生了蒋、冯战争,杨杰任南路军总参谋长,10月改任讨逆 军第10军军长兼左翼军正指挥官。在河南战役中,杨杰亲临前线,正确捕捉战机,解登封之围,进驻临安,扭转了战局,取得了胜利。

 

    12月24日,唐生智又举兵反蒋,蒋介石任杨杰为海陆空军司令部行营主任,兼第10军军长,率部由南阳向春水前进,进攻唐生智部。1930年1月13日唐生智部被击败。2月,蒋介石任命杨杰为宁、镇、澄、淞四路军要塞司令。

 

    中原大战时,杨杰任第1集团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及第2炮兵集团指挥官。5月12日杨杰配合第3师击破马牧集冯、阎军阵地,17日,他指挥炮兵集团轰击归 德,为蒋介石解除了困境。以后,他又替蒋介石拟定作战计划,提出运动拥兵关外的张学良攻击阎、冯军的主张。7月28日,杨杰、刘峙召集兖州、济宁、曲阜附 近各军、师长会议,杨杰就进攻方案作了具体布置。8月1日,右翼军、左翼军、中央军、总预备队、炮兵集团,按杨杰28日部署进入阵地,各部按计划顺利地取 得了胜利。8月7日右翼军包围泰安,中央军渡过汶河,左翼军逼近肥城。11日即由界首左右之线再行总攻,阎、冯军步步抵抗,并调其胶济路李服膺、冯鹏翥各 军来津浦增援,以图最后之对抗。蒋军奋勇肉搏五昼夜,将阎、冯军压迫于济南附近,而击溃之。8月15日午后二时,蒋军占领济南。之后,杨杰又指挥第2炮兵 集团协助郑州方面作战。9月18日,张学良发出拥蒋通电,11月初阎、冯失败。历时半年之久的蒋阎冯大战,以蒋介石的胜利而告结束。在中原大战中,杨杰为 蒋介石“一统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这次战争期间,赵夫人在上海病故,杨杰因倾注全力在前线指挥战斗,没来得及见到夫人最后一面。为此,蒋介石多次慰勉杨杰说:“为国效劳,不顾个人情 义,古今少有,你对国家的安危尽到了力量,对自己的家室没有尽到情义,真是忠义难全,望自保重,无为悲伤。”后来在南京设灵开追悼会时,蒋介石和宋美龄亲 往悼念。

 

    中原大战刚刚结束,蒋介石立即调动部队,向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进攻。杨杰愤其所为,遂与方鼎英化装离开部队,避居上海。

坚决抗日 反对剿共

 

    1931年2月20日,杨杰向蒋介石呈递《有关城垣意见书》,具体分析我国的地理特点,提出全面性的建设意见。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他对日本侵略中国的行径,非常愤怒,主张坚决抵抗,他认为这不是“地方事件”,更不能对“国联”抱有幻想。他多次在国民党中 央会议上大声疾呼:坚决抵抗日军侵略。他分析了日本的国内外形势说:对日本的侵略行动,我们“应该打,打起来日本一定会垮”,因为“日本目前有军阀与财阀 之争,陆军与海军之争,陆军中又有少壮派与老成派之争,全国不是一条心,无论海军空军都无实战经验;掌握军权的,眼光都很短浅……以小国临大国,又不可能 倾全力来犯,外交上既要以苏联为敌,又得罪了英美,四面树敌,犯了兵家大忌……因此,我们不难打败日本”。

 

    1933年初,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完成建立“满洲国”的侵略计划,开始向热河进攻。1月1日,日军进攻山海关,何柱国部奋起抵抗,长城抗战开始。蒋介石 派杨杰参加北平军分会的作战指挥,并任杨杰为第9军团司令官,指挥第17军徐庭瑶所部关麟征、黄杰、刘戡等师,在长城古北口一带抗击日军。日军天皇知道杨 杰指挥军队在古北口一带抗击,下谕日本侵略军:“支那名将杨杰指挥中国军队抗击,尔等要格外小心。”杨杰参加长城抗战,是他第一次指挥对外国侵略者的作 战。他提出了积极防御的作战方针和计划,但是,遭到何应钦的反对。由于蒋介石也推行的对日妥协政策,不支持杨杰的意见,杨杰愤而辞职。蒋介石信赖何应钦, 消极抗战,积极妥协,结果华北战事失败。为此,杨杰非常气愤,他到处抨击对日妥协的可耻行为。蒋介石为此感到恼火。不久,派杨杰出国“考察”。

 

    杨杰在国外将近一年时间,对29个国家进行了考察。这些国家的领导人对他的军事外交才能给予好评。他到莫斯科时,斯大林数次接见了他,与他畅谈,对他 所著《蒙古骑兵之性质及其使用法》一书深为赞赏,并称杨杰为“战略专家”;他到英国时,识辨了英国的伪国防计划,英国国防大臣送给他一个“军学泰斗”的称 号。杨杰对这些国家的访问与考察,使他有机会了解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法西斯主义不同制度的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情况,并加以比较和研究。

 

    1934年秋,杨杰回国后,写成《欧洲各国军事考察报告》一书,向蒋介石建议:赶快进行重工业建设,进行以国防工业为重心的根本建设,克服依赖外国武 器的弱点,力求自强,建设独立自主的兵器工业。他强调:“职预料世界火拼战祸一开,必蔓延全世界。是时,各国自顾不暇,致必以海军封锁我各江岸,断我军火 之来源。是时,虽以万万金,不能得一御侮之工具。”蒋介石任命杨杰为参谋次长、代理总长、陆军大学教育长、城塞组长、防空委员会主任。1935年4月4日 晋升陆军中将。

 

    1935年8月,国民党在江西庐山举办暑期军官训练团,调集全国陆军少校以上军官加紧训练,蒋介石任团长,杨杰任副团长。

 

    这年,蒋介石派杨杰检查航空委员会新买来的飞机。当时,宋美龄任航空委员会主任。在检查中,发现其中有几架飞机是用原来报废的飞机来充抵新买来的飞 机,杨杰将此事如实报告蒋介石,由此得罪了宋美龄和孔祥熙。宋、孔因此,反诬杨杰兼任南京城防司令时,所举荐的城塞组军需处长郭连民和副处长董万翘,在修 建南京城防工事中贪污公款。杨杰被迫辞去防空委员会主任之职。

 

    自此,蒋、杨在“抗日”、剿共“这两方面的分歧逐渐加深,关系疏远。蒋介石不再对他委以重任。杨杰鉴于日本侵略者步步逼近,战争不可避免,乃写作近百 万字的军事著作,供人们参考。同时,他认为培养军事人才已是刻不容缓的事。作为陆军大学的教育长,他反复向学员讲明,陆大培养学员的目的是:“为养成优良 将校与慕僚,以备国家干城之用,不特党国命运所需,而民族兴亡亦与其负。”他严格要求学员,提倡诱导式的“取化教育”,要求学员明辨是非,反对无意识地盲 服从。他为中国培养了大批能够真正担负起抵御外侮的高级军事人才。

 

    出任大使 争得苏援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开始了全面侵华的战争。8月23日,蒋介石为了争取得到苏联的军事物资援助,任杨杰为特派军事代表团团长,张冲为副团长,赴苏联访问。9月,杨杰与张冲一行到达苏联。

 

    杨杰在拜会苏联领导人时,强调了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强调了中国抗战与苏联和世界的利害关系,要求苏联给予贷款及军事物资援助。9月21日,中国 获得苏联第一批军事物资。10月,苏联给中国两次贷款,各为5000万美元。1937年10月15日,杨杰晋升陆军上将,

 

    为进一步争取到苏联的援助。蒋介石让杨杰转电给斯大林及伏罗希洛夫,表示感谢:“中国对日抗战,迭承尽量援助接济,俾战局以支持迄今,敌人消耗甚巨, 不独私衷感激靡量,即全体战士与民众对贵国仗义相助、抑强扶弱之意,均为表示无限之钦佩与感激。”“全中国军民将永远不忘贵国急难相扶之惠”。斯大林与伏 罗希洛夫请杨杰转给蒋介石复电:“关于苏联方面援助一节,丝毫不必疑虑,苏联当其一切可能援助在反抗侵略者的英勇解放斗争中之伟大的中国人民。”1938 年8月,蒋介石任杨杰为中国特命全权驻苏大使。

 

    10月25日,武汉失守,蒋介石企图让苏联参加对日作战。他电示杨杰:“请即密苏方能否在海参崴方面一次派机数百架,由义勇队驾驶出其不意飞往轰炸敌 人重要城市及军事根据地,如此一举成功,东亚大局急转直下,中苏两国俱有莫大之利益,务命迅密运用……”杨杰接电后,一方面积极向苏联请求援助,另一方 面,他坚持自己的一贯主张:即抗日主要靠自己的力量,外援只能为辅助的力量。他再次向蒋介石提出了具体的抗战建议:“广州失陷,武汉撤退,予我抗战中不能 不谓为致命之损失,今后应战策略自有妙算,勿劳下渎,兹就管见,谨陈于下,策定继续抗战,以待好机会而予敌以大打击,恢复失地之阵容:

 

     甲,西南政治、经济资源防战之右轮,故对于广州视为生命之门户,不惜牺牲锐意克复之。同时倾全力注重英法之外交。西北为反攻予敌包围之左轮,故于西北 各省,集结强有力之兵团时出威胁(敌之侧背),同时在西北着手训练新军,指导游击队大规模之活动,(实应积极着手)以分敌势而期持久。并加深中苏之友谊, 得其人力物力之大量援助,俾倭苏仇嫉益深终至开衅。

 

    乙,征训新兵数百万,继续战斗员之补充。以新法土法并用,尽量开掘矿产品,以资抵换军需品。

 

    丙,打通滇缅公路及安南之借道,俾军需接济应时而到。是否有当祈作参考。”

 

    这份简短的《抗战建议》电报,表明了杨杰在武汉失守后对抗战的军事、外交、经济的积极主张及具体措施。

 

    杨杰在苏联期间,经常受到斯大林、伏罗希洛夫、莫洛托夫等最高领导人的接见,并经常去集体农庄和工厂参观。他广泛地接触了苏联劳动人民,了解苏联的社 会主义制度,又认真研读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共产国际史略》等。他认为:“苏联是现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社会主义的民主国家,”它的民主是真正 的民主,它的经济是计划性的,其经济建设的特点是工业化、军事化进行两面作战的经济体系。它的国防建设是受恩格斯“武器、编成、组织、战术和战略等,是依 存当时的生产和交通状况”的军事理论指导的。他从军事观点出发认为:“苏联的社会制度解决了国防建设中‘国防人’的问题,因而苏联的制度是建设理想国防的 制度。苏联的外交政策,本质上是一种掩护社会主义国家安全发展的武器。”

 

    1940年初,国际上掀起一股反苏反共的逆流,蒋介石与此相呼应,在国内也掀起了反共摩擦。在这样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蒋介石免去了杨杰驻苏大使的 职务。杨杰明知可以留在苏联或到其他国家去“休养”,而如果回国他的日子不好过,但他“念念不忘抗日”,拜辞了苏联领导人毅然回国。

 

    辞别时,伏罗希洛夫对他说:“贵元帅为人诚实负责,为苏联真正朋友,予中苏结合及巩固中苏之友谊有莫大的贡献,本人极为敬佩,现已成为极相熟相得之朋友。”莫洛托夫说:“贵大使为树立中苏新邦交,巩固中苏亲善唯一有力者,贡献两国者实深且大。”

 

    杨杰刚从苏联御任大使回国时,国民党中央日报记者曾往访问,杨杰说了这样几句话:“中国若是徘徊歧途,不能当机立断,决定对苏联外交政策,将必成为波 兰之续。”次晨发表在报纸上。蒋介石见报大怒。此时,杨杰因割治眼瘤,躺在医院里。蒋介石派戴笠及王世杰前往问罪。杨杰坦率地向戴笠、王世杰说:“我发表 的是意见,是要提高国人的警觉性,公开发表在报纸上倒不是我的本意。你(指王世杰)为宣传部部长,《中央日报》为你所管,你自己为什么不注意?记者问我 时,我还告诉他,此系私人谈话,不必发表。你们现在该把我怎么样便怎么好了。”王、戴两人默然而去。蒋介石无奈,给了杨杰一部《曾文正公全集》,叫他好好 阅读后,批注送还。杨杰为此忿忿。期满时,蒋把书要回去一看,大发雷霆骂道:“不可救药”。遂给了杨杰一个军事委员会顾问的闲职,留在重庆。

 

    从此杨杰认识到,不彻底改变中国的统治制度,单纯的“军事救国”是没有出路的。他说:“假若一个国家在经济方面还存在着剥削人的制度;在政治方面,管 理国家大事还仅仅是少数人或某一部分人特殊的权利;在文化方面,知识分子被当做一个阶级;在军事方面,还有一部分国民千方百计地逃避兵役———人民的国防 是建设不起来的。”因此,他提出:“把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利交到全体人民手里”的主张。

 

    与此同时,杨杰也看到了新的希望:中国共产党担负起了全民族的抗日重任,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沉重地打击着侵略者,使日 本帝国主义这条野牛,深深地陷于人民战争的泥淖里,而难以自拔。因此,他有了新的认识,他说:“5年来的抗战,中华民族觉醒了……每一个中国人的脑膜上都 被敌人的刺刀雕刻着殷红的字迹,‘国家’、‘民族’。每个中国人对于生命和生活都有了新的评价和新的认识。”他坚决反对蒋介石进攻共产党的内战,认为:那 是“破坏国防的健康,抵消国家的作战力量”,他针对蒋介石指出:“国防建设的指导者,必须认清这种事实,致力于国内战争的消弥,不论这种战争采取哪一种方 式,都是足以致命的危机。”

 

    杨杰利用闲居的时间,撰写了《国防新论》、《军事与国防》《苏联的国防政策》等大部头的军事理论著作,主张外联苏联,内联各党派一道抗日。《国防新 论》共分3篇:第一篇是国防“认识论”,介绍了古今中外的国防,阐明了国防理论的思想体系;第二篇是国防“本体论”,说明现代国防的种种形式和组织;第三 篇是国防“方法论”,阐述了中国国防建设的实际问题。在这部著作中,杨杰充分论述了国防建设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他说:“国防是政治、经济、文化、 社会、军事等各种力量的结晶,军事是结晶体的顶点,经济是结晶体的基础。”同时深刻剖析了中国社会政治对经济和军事的影响。他认为,国民党政府政治上的腐 败,导致了经济、军事、兵工业的腐败,进而导致了民族精神的颓废,国家无御侮的能力,国防也就无从谈起。杨杰以精辟的语言和锐利的笔法,为人们描绘了理想 国防的全景图,同时向人们展示了国民党统治下中国国防的残破景象,这无疑需要足够的胆识和魄力。此书出版后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在半年之内3次再版。《军 事与国防》是杨杰军事思想的又一部代表作。在此书中,杨杰论述国防和军事问题。他说:“社会生活形式是由社会生产技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些因素决定的。 产生革命以后,社会生产力所发生的大变革……使战争和国防与人民的关系日渐密切;没有人民的支持,战争就不能进行;没有人民的参加,国防就无法建设。” “由军人的战争到人民的战争,由军人的国防到人民的国防,这便是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野。而真正的人民国防,又为社会主义国家国防组织的特色。‘人 民’,就是这个时代的象征,是社会的创造者和支配者。”最后他得出一个结论:只有在消灭了人剥削人制度的社会主义国家,才能建立起真正的人民国防。

 

    1942年初,德、意、日法西斯嚣张一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途如何?中国抗日战争的结果又将怎样?人心惶惶。在这种形势下《新华日报》记者发表了 《南北极之间———杨杰将军谈战局》。杨杰在接受访谈时,分析了世界战局的形势及双方具体的军事水平、军队数量以及政治制度,指出希特勒虽然改变了闪电战 的作战计划,却改变不了覆灭的命运。他总结了4年来中国人民战争的经验,具体分析了中日双方的情况,指出日本企图迅速解决“中国事件”是不可能的,因为 “有了四年多抗战经验的中国健儿们,是不让他实现这一企图。”由于分析全面、说理透彻,给人们以极大的鼓舞和信心。

 

    无畏的民主战士

 

    1946年秋,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悍然发动了反人民的内战。蒋介石的总参谋长陈诚召集记者谈话:“国民党有足够的力量,只要3个月的时间就可以 击溃共军主力,5年完全肃清残余。”不久《重庆日报》记者到杨杰住宅访问:“你看过陈诚将军对记者的谈话吗?”杨杰答:“看过了,我没有多大见解,但我的 看法,共产党有广大的群众基础,要3个月打垮主力,五年肃清是办不到的。我认为10年打不垮,百年肃不清”。

 

    杨杰还积极支持进步报刊。1946年中共地下党员陈赓雅在昆明灵源村黄圭坡小屯村,办了一份进步报纸《民主报》。由于它的内容是宣传进步的新闻,因此 特务们经常找《民主报》的麻烦。陈赓雅就去找杨杰商量。杨杰建议,把《民主报》改为《民生报》,可以使只注意表面形式的特务对《民主报》的淡漠。共产党接 受了这一建议,正式申请把《民主报》改为《民生报》,而且把原来社长陈赓雅改任副社长,让杨杰任社长,张天放任经理兼编辑。

 

    杨杰赤诚爱国,不畏权贵,不计个人得失,敢于仗义执言,伸张正义的言行,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支持与关怀。周恩来通过宋庆龄与杨杰建立了长期的联系;董 必武经常把一些重要的消息告诉他,让他写成文章在报纸上发表。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特别是在周恩来、董必武等同志领导下的南方局直接关怀 下,杨杰积极投入民主革命运动。他与谭平山、陈铭枢、王昆仑、郭春涛等民主人士组成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经常组织国民党上层人士开座谈会,座谈一些国际国 内时事问题,宣传中共的政策,用客观的态度分析形势,使这些人在政治上有明显的进步。董必武曾对民联同志说:“你们这个座谈会搞得很好。抗战的胜利,民主 的实现要靠大家去做才有希望。你们交了许多同情革命的朋友,也是对我们党的支持”。

 

    1948年1月1日,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与民主促进会等国民党民主派组织联合,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杨杰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负责西南地区的组织发展和活动等工作。他密切配合国内革命形势,将西南地区的爱国人士紧密团结在一起,开展反对蒋介石的斗争。

 

     杨杰还找张天放联系,商量组织发展“民革”的工作。杨杰对张天放说:“蒋介石是独夫,非垮不可,反对他的人很多,我们现在要朝这个方向做工作,多联系些人,非把这家伙打倒不行”。

 

    1949年1月22日,蒋介石被迫“引退”,副总统李宗仁代理总统职务,电邀杨杰到南京共商国是,杨杰当然不去,派了秘书陈复光当代表。陈复光回来报 告杨杰,李宗仁非常迫切希望杨杰的合作。然而此时的杨杰已经认识到只有走真正民主革命的道路、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国才能真正独立富强、毅然拒绝与李宗仁的 合作。

 

    蒋介石指使特务造谣:“第三次世界大战马上就要爆发了”;“共产党没有几天”;“美国的原子弹厉害得很”。杨杰为安定人心,利用各种形式,召集记者座谈会,又找民主人士谈心,公开发表演说等,说明第三次世界大战不会爆发。

 

    1949年6月,杨杰的学生、国民党陆军大学代理教育长杭鸿志,来找杨杰,希望他对教官及全校教职工做两次谈话,动员陆大教职员进行起义。杨杰欣然接 受。他首先在陆大教官联谊座谈会上全面具体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指出:“有人鼓吹3个月消灭共产党的大话不仅落空了,反而出现被共产党消灭的局面,今天国 民党军事由优势转为劣势,败局已定,无法挽救,中国红是红定了。”之后,杨杰又在陆大全体教、职、学员中作了一次形势报告,说明蒋介石必败,共产党必胜的 趋势不可逆转;而共产党取得政权后,一定要创办正式军事学校,一定会使用我们的。他的演讲,使许多人打消了思想顾虑。年底,国民党陆军大学全体人员在重庆 宣布起义。

 

    中国共产党对杨杰的安危非常重视和关心,邀请他北上参加新政权。但杨杰考虑到自己在西南策反工作已有一定的基础,突然离开会前功尽弃,因此请中共中央容他暂缓一步离滇;并且表示:个人安危没有什么要紧。

 

    1949年9月9日,卢汉与蒋介石在重庆会面后,发动了“九九整肃”。其黑名单的第一个就是杨杰,然而,早已监视杨杰的特务冲进杨杰的住宅时,却扑了一个空。此时,杨杰已经飞往香港,国民党特务得知后又派特务赶到香港,于9月19日将杨杰杀害。

 

    杨杰被害后,中国共产党以及各界爱国人士表示强烈的义愤。周恩来总理,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指出:“特别提起大家注意:这些反动阶级中重要反动分子们,决不甘心失去他们的特权,一定要进行阴谋破坏,最近杨杰将军的遇害,便是一个例证。”

 

    1949年9月21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式上,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提出,由主席以大会名义向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和杨杰家属致唁。当天解放区 各报头版加以报道。民革中央亦电唁杨杰家属,唁电说:“惊悉耿光同志应召出席人民政协会议,途中在香港惨遭匪特杀害,易胜痛悼!耿光同志致力民主革命贡献 甚多,当此新中国正在诞生,反动统治宣告灭亡之日,耿光同志死而无憾。尚望勉抑哀思,继承遗志。特此奉唁。”

 

    1982年6月,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追认杨杰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