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政协委员、民革党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微电子科学与技术系主任刘晓为反映,“老字号”品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个地区商业辉煌的见证,更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和记忆。它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重要的经济价值。在我省历史发展进程中曾经孕育了众多“老字号”。这些老字号在满足人们消费需求、推动我省经济发展以及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我省老字号主要分布在餐饮、零售、医药、酿造、食品等行业。受各种因素影响以及自身经营的限制,50%左右的“老字号”企业勉强维持,我省“老字号”企业发展举步维艰,前景堪忧。老字号是我们的自主品牌,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是诚信经营、承担社会责任的典范。为了引导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和技艺的“老字号”企业加快创新发展,发挥“老字号”企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是政府需要加大扶持力度,增强“老字号”企业发展后劲。将“老字号”发展纳入我省城市规划及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在城市建设改造、网点规划过程中,对“老字号”建筑予以适度保护。保证有市场前景、发展潜力和核心竞争力的“老字号”在主要商业街、旅游消费集聚区占有一席之地。涉及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和重要市政工程,确需对“老字号”实施拆迁的,要尽可能安排回迁;无法回迁的,应就近安置或给予足额补偿。同时,服务业、发展改革、财政、建设等政府部门要将保护和促进“老字号”发展列入重要工作议程,明确目标、任务和措施,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二是设立我省振兴发展“老字号”专项资金。该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和鼓励“老字号”品牌、绝技、绝艺、绝活的保护、恢复和传承,鼓励和支持“老字号”技术创新、经营创新、文化挖掘、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商标注册和续展、专利申请和维持、申请著名商标或驰名商标等。运用财政资金支持“老字号”企业创新发展。
三是制定信贷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有关金融机构为“老字号”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避免“老字号”企业因资金问题而影响其生存和发展。
四是打造黑龙江(或哈尔滨)“老字号”一条街,提振我省“老字号”的传承与发展。为弘扬民族商业文化,增加城市人文景观和旅游服务功能,促进我省旅游消费增长和特色经济的繁荣,学习借鉴上海、天津、南京、杭州等地经验,建议尽快打造“老字号”一条街,提升我省“老字号”品牌的影响力。
五是成立我省“老字号”协会,作为企业与政府、“老字号”企业间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认真研究国内外品牌发展经验,与时俱进,资源共享,“抱团去火”,协同“闯关”,共同寻求创新经营方式。
六是出台立法措施,为“老字号”品牌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为进一步挖掘“老字号”品牌文化,提升“老字号”品牌价值,建议出台《黑龙江省“老字号”品牌保护与发展条例》,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对“老字号”品牌的保护,明确“老字号”品牌的保护期限、标准、认证和退出程序;对侵犯“老字号”企业权益的行为予以严惩,为“老字号”品牌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同时,将符合条件的老字号品牌、经营理念和独特技艺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实施全方位的保护。
七是加大“老字号”品牌的宣传力度,引导消费取向。通过建立“老字号”企业档案、创办“老字号”展览会等形式宣传我省的“老字号”产品。运用电视专题片、纪录片、书籍和画册,发行“老字号”消费指南等多种形式宣传“老字号”品牌,使其家喻户晓,扩大我省老字号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中小学校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老字号”内容渗透到学校教育实践活动中。通过介绍品牌故事等宣讲方式让市民了解“老字号”的文化内涵,引导人们的消费取向,尤其要力促年轻人逐步从崇洋媚外转向喜爱并使用本土的“老字号”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