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黑龙江省民革网站
党员风采首页 > 职责任务 > 党员风采

于志勇同志事迹材料

时间:2014-09-11   来源:

 “一件事情,是否用心去做,其结果往往不同。”这是一个很多人都明白的道理,但能真正把每件事情都用心做好的人,却并不多。于志勇恰恰是这样一个人,不论是在他心系的党派里,还是在他热爱的事业当中;不论是事关牡丹江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这样的大事中,还是在深入社区进行文艺演出之类的细微之处;无论是为了一份与自己关系不大的《关于解决市区西南部群众看病难问题的建议》,还是涉及到与自己实际工作的诸多提案、建议,他总是用心地做着每一件事,用默默的付出证明着自己的价值。

用心,让他成了执法文化市场的“业务尖兵”

像很多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一样,于志勇身上有着一股宁折不弯的拧劲。大学毕业后,他成了一名初中英语老师。带着刚走出校门的锐气,他潜心研究英语教学工作,课堂上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语言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深受学生的喜爱,他所教班级的英语成绩全校领先。他还多次在全区各初中学校讲授公开课,得到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认可。为充分发挥英语专业的特长,他参与创办了全市第一所青少年英语培训班并亲自授课,参与组织成立第一个英语角,并志愿为来牡丹江市工作的外国专家担任翻译和服务工作。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教师地位的提高,有很多人想尽办法在大学毕业后走进校门,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正当每个人都认为,已经在学生和家长圈中具备了知名度的于志勇,将在教师这个行业里继续干下去的时候,他却转行到了一个完全不熟悉的行业里。1997年,他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公务员考试,到市文化局文化稽查大队当上了一名稽查员,而且在这里一干就是九年。九年中,他始终从事行政执法文书的下达一直到整个案卷的结案处理,经常给全地区稽查人员讲解行政执法程序,在查处网吧接纳未成年人工作中被授予全市十佳优秀青少年维权卫士的最高荣誉,在治理娱乐场所噪音扰民工作中被授予全市环境保护先进个人并代表市文化局在全市环保大会上做典型发言,在清理整顿出版物市场工作中荣获全市“学、比、树、创”先进个人。

用心,让他很快就融入少数民族文艺团体

    接触过少数民族的人都知道,一个少数民族群体多少都有点排外性,特别是对于突然加入的人来说,通常很难在短时间内融入其中。2006年被调入朝鲜民族艺术馆工作时,于志勇也心存这样的顾虑。他曾找局领导谈过自己的顾虑,局领导讲这是局党委的对你工作的肯定和信任,到少数民族工作单位是一种很好的锻炼,也相信你能做好这项工作,局党委副书记亲自将他送到馆里,并在全体职工大会上进行介绍并宣读局里的安排。

    来到了新的集体,于志勇想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把工作干好,可看到周边的同事都是朝鲜族,平时交流也多用朝语,他既听不懂,也领会不了,所以,他决定先攻克语言关。报到第二天,他就报名参加了朝鲜语学习班,了解朝鲜族同志的生活习俗。也就是一个多月的时间,具备一定语言天赋的他就能初步掌握朝鲜语中的日常用语了,同事们用朝鲜语沟通,他也能听个八九不离十。踏实肯干的作风和出色的能力不仅让他很快融入到朝鲜民族艺术馆的群体当中,也让他得到了朝艺馆领导的肯定,不到半年时间,他就通过比选,担任朝艺馆的办公室主任。从此,他更是一心扑在朝艺馆的发展当中,办公室工作事无巨细,不仅要负责很多事务性的工作,还要担负起草各种文字材料,档案管理等文字工作,他常常是上班时间里外跑,忙各种事务工作,下班时间往办公室里一坐,起草各种材料,常常加班到深夜。他还主动承担摄影、摄像,撰写演出串联词,打印节目单,和一线同志一起扛音响、搬桌椅,使自己能够亲身参与到各种演出活动当中,掌握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工作的第一手资料。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正是在于志勇这个有心人的努力下,牡丹江朝鲜民族艺术馆开始建立起建馆以来的第一份艺术档案,时隔十多年,如今再翻阅当年那厚厚的档案薄,一张张照片留存显得更加珍贵。

用心,让他挖掘整理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于志勇并没有满足于完成领导安排的日常工作,在朝艺馆工作的日子里,看到很多民族文化已面临着传承危机,他开始琢磨着如何将这些传统文化保留和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能了解这些文化。赶巧,市里此时开始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于志勇就想,借着申报非遗的机会,从自己所能做起,使那些已经有些模糊的民族文化再度清晰地展现出来。

    他将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标锁定在《朝鲜族花甲礼》上。在那之后的将近一年时间里,只要有空,他就拎着相机往牡丹江周边的各个朝鲜族乡村跑,有时住上一两天,有时呆上三五日,详细记录了多个朝鲜族老人过六十岁生日的过程。回来后,他又逐步整理、归类、制作。当年,牡丹江市共向上申报了1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可最终只有于志勇主持申报的《朝鲜族花甲礼》列入其中,该项目也是牡丹江市迄今为止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在牡丹江朝艺馆工作期间,他还起草了《牡丹江流域少数民族文化生态园区规划纲要》,研究的课题《中国牡丹江朝鲜族文化生态保护园区初探》被列为市民族宗教局重点推荐课题项目,撰写的论文《谈如何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荣获全省“黑土地”杯一等奖。

用心,让他带出一支全市文化志愿者服务队

    2011年,于志勇回到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作为主管社会文化、文化遗产科室的副科长,他上任不久就赶上了一件大事——牡丹江市申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还没来得及松口气,他就又忙上了。考虑到他具有较强的基层工作经验,领导让他承担了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组织协调、制度设计和综合工作。创建“国字号”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不但全省没有先例,其他地方可兹借鉴的东西也不多,于志勇又拿出了他那股子宁折不弯的劲头,跟一项项工作卯上了。在两年多的创建工作中,不知道有多少个节假日,他几乎没有休息过,跟随主管领导从工作推进、到检查督导,再到起草各种制度、文件,他做了大量周密细致的工作,在文化部、省文化厅和市领导的检查中都给予了好评,2013年10月我市通过国家验收,成为了全省唯一、全国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城市。

   在创建过程中他发现,牡丹江文化底蕴深厚,有众多文艺志愿者活跃在基层,但却缺乏组织,如同一盘散沙。于是,他萌发出成立一支文化志愿者队伍,打响牡丹江文化志愿品牌的想法。想到了就马上付诸行动。2012年,在他的组织下,牡丹江文化志愿者服务队正式成立,以各直属单位、各县(市)区和各高校为基础,16支文化志愿者队伍加入其中,注册的具有文化专长的文化志愿者达到了800多人。

    作为这支队伍的队长,他带领他的队员们深入到军营、社区、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五一”劳动节,他们在文化广场举行大型文艺演出;“六一”儿童节,他们到学校与孩子们一起联欢;“七一”党的生日,他们组织全市机关单位进行歌唱比赛;“八一”建军节,他们将文艺节目送进军营;“九一”老年节,他们走进福利院,与孤寡老人们一起度过......即便是平时,这支志愿者队伍也是哪里需要到哪里去,一年下来,各种文艺志愿活动达到了百余场,我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也因此被文化部授予全国示范项目。

用心,让他成为牡丹江诸多文化盛事的参与者

    因为于志勇对待每一项工作都用心去干,也让他得到了领导的信任,每逢牡丹江市有什么大型文化活动,都能看到于志勇忙碌的身影,2013年,有他组织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首届非遗博览会”在牡丹江市拉来帷幕,全省13个地市组团参加,参展项目达到400多项,整个展会取得圆满成功,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2011年,他组织了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主场城市展示活动,将一些不为人知的文化项目挖掘展示给全省的同行,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在全省文化服务体系现场观摩会上,他拿起了话筒,带着上百名嘉宾深入到东宁、穆棱等地的基层文化场所,了解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除此之外,他还协助组织了全国“春雨工程”系列活动——“唱响中国梦·喜迎十艺节”山东省“群星奖”优秀作品边疆行来到我市进行演出;举办了“大地情深”送文化下基层欢乐牡丹江市民节专场文艺晚会,“同在蓝天下”为残疾人举办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工作以来,他能够及时转换角色,主动熟悉分管业务工作,虽然工作量比较大,但他都能以积极的态度、尽最大的努力地去做好,由于科长年龄比较大,他就按领导安排,主动承担各种急、难、新工作,注重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自己,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工作,模范遵守局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了自己行政服务的意识和工作能力。

用心,让他在参政议政过程中屡有斩获

    于志勇的工作是忙碌的,但忙碌中的于志勇却从来没有忘记过他的另一项重要使命,那就是一名民主党派成员去参政议政。2003年,加入民革组织以来,在民革市委特别是西安支部这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里,他不仅结识了一大批社会精英,同时也领略了民革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了提高参政议政水平,他不断加强政治理论、文化知识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民革理论素养,以适应新形势下对民革党员参政议政水平的客观要求,使参政议政职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他经常加强对民革党史党章的学习,深刻领会,把握其思想精髓和战略脉搏, 找准民革的工作重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还经常阅读《团结报》、《黑龙江民革报》和《牡丹江政协》等杂志刊物,提高对民革组织的认识,学到了许多统一战线、多党合作和参政议政的知识。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使他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革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调查研究、建言献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贡献智慧和力量的重要途径,更是凝聚共识、汇集合力、统一行动、发挥作用重要平台。他参加了民革市委会组织的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参政议政培训班,省参政议政培训班,市社会主义学院培训班和各种学习座谈会,在会上讲学习体会,谈学习心得,在支部活动中组织党员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单位组织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主动参加了全部学习并列席了部分会议。正是由于多年不断的勤于学习思考,他紧跟时代步伐,一直保持着旺盛的朝气,一直在用最先进的知识装备自己,时刻站在前沿为民革组织出力献策。

    2010年在组织的培养和广大党员的信任下,他担任了民革西安支部副主委。期间,他多次参加市委统战部举办的各期培训班和多项活动,获益匪浅。由于党派工作的需要,使他有机会参与了参政议政工作,十年来,他参与了多个社会重点和难点问题的调查研究工作,撰写了十几份提案,这些提案,均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和落实,多次参加市人大、市政协对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专项视察工作。撰写的《关于解决市区西南部群众看病难问题的建议》得到中共市委张晶川书记的关注和批示。撰写的《充分发掘地域文化优势,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调研报告》经市政协主席批示在年初市政协常委会上进行报告并研讨,《关于传承保护地域历史文化,建设原生态文化保护园区的建议》、《关于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建议》被市政协常委会所采纳列入重要提案,并评为市政协优秀提案。撰写的《加强牡丹江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建议》和《关于加强我市重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作为人民建议上报并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阅示。

    他一方面认真学习民革史,从知民革到爱民革,增强参政议政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义务感,并注意虚心向老党员学习,向他们学习参政议政的工作经验,学习他们对民革组织矢志不渝的奉献精神。他一方面服从组织安排,主动承担支部工作,做好支部各类参政议政材料的撰写和上报工作,配合上级做好提案调研素材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民革党务工作水平进一步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作为支部副主委,他积极配合主委工作,严格遵守民革组织发展工作有关规定,认真做好民革党员发展工作,推荐整治素质好、知识层次高、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中青年代表人士加入民革。他在思想上,以讲政治、讲大局、讲纪律为基本准则;在工作上,以务实、高效、创优为目标;在作风上,以民主、公正、服务、负责为基本标准,自觉维护支部团结,树立良好的民革党员形象。

作为一个民革党员,他总说自己是幸运的,令他感动的是,即使他在党派工作中取得一点小小成绩时,也会赢得来自市委统战部、民革市委、西安支部以及工作单位的肯定和鼓励。民革组织给了他那么多的荣誉和关爱,他沐浴着阳光雨露茁壮成长,就像绿叶对根的情意,他感激万分又觉得无以回报。他唯有时时要求自己做一个合格的民革党员,决心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民革党员的光荣传统,奉献一生给这片土地上最神圣的事业,才能不辜负组织的培养和期望。中华民族正在实践着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他也正在年富力强的人生黄金时代,更觉得一个民革党员肩头的份量,他相信在民革这个大家庭里众志成城,一定能为中国梦添上一份凝重、大气的色彩。